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2 研究现状评述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5-16页
        1.3.1 论文主要的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论文的结构框架第16页
    1.4 研究方法介绍第16-22页
        1.4.1 DEA模型简介第17-19页
        1.4.2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第19-20页
        1.4.3 Tobit模型简介第20-22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第22-28页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第22-24页
    2.2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24-25页
        2.2.2 要素流动与集聚理论第25-26页
        2.2.3 小城镇发展理论第26-27页
        2.2.4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第27-28页
3 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与现状第28-33页
    3.1 金融支持城镇化的途径第28-31页
        3.1.1 人口转移的金融支持第28页
        3.1.2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第28-31页
        3.1.3 公共服务中的金融支持第31页
    3.2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第31-33页
        3.2.1 资本逐利性与城镇化建设公益性的问题第31-32页
        3.2.2 市场定位与城镇化资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第32页
        3.2.3 金融产品单一与城镇发展多元化的问题第32页
        3.2.4 金融网点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第32-33页
4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效率评价第33-46页
    4.1 数据的选取第33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7页
        4.2.1 投入指标的选取第33-34页
        4.2.2 产出指标的选取第34-37页
    4.3 指标的降维——主成分分析法第37-42页
        4.3.1 指标的正向化处理第37-38页
        4.3.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38页
        4.3.3 提取主成分第38-42页
    4.4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实证分析第42-46页
        4.4.1 BCC模型结果第42-44页
        4.4.2 超效率模型结果第44-46页
5 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第46-49页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第46页
    5.2 Tobit模型的构建第46-47页
    5.3 Tobit回归结果分析第47-4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主要结论第49-50页
    6.2 对未来的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模式创新研究--以苹果支付为例
下一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侗族社区林地资源管理研究--以贵州省黎平县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