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 1.2 低电压穿越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 1.2.1 低电压穿越技术规范 | 第11-12页 |
| 1.2.2 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双馈感应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特性分析 | 第17-41页 |
| 2.1 双馈感应式风电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 2.2 DFIG电磁暂态模型 | 第18-21页 |
| 2.3 电网故障时DFIG暂态特性分析 | 第21-22页 |
| 2.4 电网故障时直流母线电压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 2.5 双馈风电系统控制及其仿真分析 | 第23-33页 |
| 2.5.1 仿真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 2.5.2 电网传输线及电网模型 | 第24-26页 |
| 2.5.3 电网电压跌落类型 | 第26页 |
| 2.5.4 电压跌落故障发生器 | 第26-28页 |
| 2.5.5 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28-30页 |
| 2.5.6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30-33页 |
| 2.6 仿真分析 | 第33-40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基于定子Crowbar和储能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 第41-54页 |
| 3.1 双馈风电低电压运行系统 | 第41-42页 |
| 3.2 定子侧串联Crowbar电路特性分析 | 第42-45页 |
| 3.2.1 定子Crowbar对转子过电流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2.2 Crowbar电阻阻值范围的选取 | 第43-44页 |
| 3.2.3 定子Crowbar电路的控制策略 | 第44-45页 |
| 3.3 储能系统模型 | 第45-47页 |
| 3.3.1 超级电容器模型 | 第45-46页 |
| 3.3.2 DC-DC变流器模型 | 第46-47页 |
| 3.4 低电压工况下无功功率控制 | 第47-49页 |
| 3.4.1 网侧变流器输出无功功率界限 | 第48页 |
| 3.4.2 网侧变流器无功功率控制 | 第48-49页 |
| 3.5 基于定子Crowbar及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协调控制与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 3.5.1 低电压运行协调控制 | 第49-51页 |
| 3.5.2 仿真分析 | 第51-5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4章 基于串联电阻器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 第54-62页 |
| 4.1 双馈风电低电压运行系统 | 第54-55页 |
| 4.2 电阻器阻值的选取及其控制 | 第55-56页 |
| 4.3 低电压工况下无功功率控制 | 第56-58页 |
| 4.3.1 双馈电机定子无功功率界限 | 第56-57页 |
| 4.3.2 转子侧无功功率控制 | 第57-58页 |
| 4.4 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5.1 总结 | 第62页 |
| 5.2 展望 | 第62-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