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行为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地区利益冲突激烈 | 第9页 |
| ·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 第13页 |
|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 ·本文的难点 | 第13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 ·区域公共物品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 ·公共物品的概念及分类 | 第15-16页 |
| ·区域公共物品概念界定及分类 | 第16-18页 |
| ·区域公共物品特性 | 第18-19页 |
| ·区域公共物品的公共性 | 第18页 |
| ·区域公共物品的特有属性 | 第18-19页 |
| ·地方政府行为假定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是区域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 | 第21-26页 |
|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供给比重大 | 第21-22页 |
| ·市场与第三部门供给力量薄弱 | 第22-23页 |
| ·地方政府有供给优势 | 第23-26页 |
| ·地方政府有供给的动力 | 第23-24页 |
| ·地方政府有供给的信息优势 | 第24页 |
| ·地方政府供给有利于克服"搭便车"行为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41页 |
| ·我国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 ·供给不足 | 第26-28页 |
| ·供给过剩 | 第28-29页 |
| ·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 ·经济收益最大化引发地方政府行为错位 | 第30-33页 |
| ·政治收益最大化引发地方政府行为错位 | 第33-36页 |
| ·一个案例的具体分析—以长三角机场建设为例 | 第36-41页 |
| 第五章 区域公共物品政府合作供给的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 ·加强区域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组织机构建设 | 第41-42页 |
| ·建立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 | 第41页 |
| ·组织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 | 第41-42页 |
| ·鼓励建立各类民间及半官方的区域民间组织 | 第42页 |
| ·加强区域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机制建设 | 第42-44页 |
| ·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 | 第42-43页 |
| ·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 第43页 |
| ·建立双赢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 | 第43-44页 |
| ·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44-46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