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自由基NO来源及其简介 | 第11-12页 |
·NO与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 | 第12-15页 |
·NO在溶瘤病毒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假说 | 第16-17页 |
实验路线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8页 |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19-21页 |
·细胞培养和处理 | 第21-22页 |
·细胞复苏 | 第21页 |
·细胞培养传代 | 第21-22页 |
·细胞冻存 | 第22页 |
·培养液上清中NO水平的检测 | 第22-23页 |
·检测原理 | 第22页 |
·一氧化氮标准品制备 | 第22-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重组人膀胱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的滴度及纯度测定 | 第23-24页 |
·PFU测定法原理 | 第23页 |
·PFU空斑形成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细胞存活性MTT法检测 | 第24-25页 |
·检测原理 | 第24页 |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透射电镜检测病毒颗粒和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5-26页 |
·实验目的和方案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E1A、iNOS及Ras/MAPK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26-29页 |
·引物设计 | 第26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6-27页 |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 | 第27页 |
·RNA质量鉴定 | 第27-28页 |
·cDNA的合成(RT反应) | 第28页 |
·上机real-time PCR扩增及实时定量分析 | 第28-29页 |
·Western Blot法检测E1A、iNOS及Ras/MAPK基因在翻译水平的表达 | 第29-36页 |
·检测原理 | 第29页 |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29-31页 |
·实验步骤 | 第31-36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 | 第36-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7-38页 |
3 结果 | 第38-55页 |
·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 | 第38-42页 |
·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干预前后NO水平 | 第39-42页 |
·Ad-UPII-E1A的滴度和纯度 | 第42-43页 |
·体外抗增殖实验 | 第43-45页 |
·透射电镜检测病毒颗粒和细胞形态变化 | 第45页 |
·实时定量PCR | 第45-49页 |
·RNA电泳鉴定 | 第46页 |
·cDNA样品的上机扩增 | 第46-47页 |
·不同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47-49页 |
·Western Blot | 第49-52页 |
·E1A蛋白的表达 | 第49-50页 |
·iNOS蛋白的表达 | 第50-51页 |
·Ras/MAPK途径中蛋白的表达 | 第51-52页 |
·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检测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62页 |
4.I N0对溶瘤腺病毒的双向调控作用 | 第55-56页 |
·内源性NO的作用 | 第56-57页 |
·N0调控溶瘤腺病毒作用的可能机理 | 第57-58页 |
·Ras/MAPK信号通路在N0调控溶瘤病毒治疗肿瘤中的重要性 | 第58-60页 |
·本研究的结论及意义 | 第60-61页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7 成果 | 第69-70页 |
8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