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宪修宪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22页
    一、立论依据第12-20页
        (一)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研究综述第13-20页
    二、研究方案第20-22页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21页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21页
        (三)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一章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与衍变第22-33页
    一、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第22-27页
        (一) 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创制概述第22-25页
        (二)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宪法主张第25-26页
        (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宪法创制第26-27页
    二、新中国宪法诞生以前宪法的衍变第27-33页
        (一)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宪法发展第27-28页
        (二) 解放战争时期的制宪运动第28-30页
        (三) 新中国宪法的过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30-33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制宪与修宪第33-49页
    一、中国共产党与第一部宪法的诞生第33-36页
        (一) 《五四宪法》的制定背景第33-34页
        (二) 《五四宪法》的制宪准备第34-36页
        (三) 《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第36页
    二、《五四宪法》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第36-40页
        (一) 《五四宪法》的结构及基本内容概述第36-37页
        (二) 《五四宪法》存在的问题第37-40页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宪法的修改第40-44页
        (一) 文革时期宪法修改的提出第40-41页
        (二) 文革时期的宪法修改及评价第41-44页
    四、社会主义修宪史的转折:《七八宪法》及其两次修改第44-49页
        (一) 《七八宪法》的第一次修改第45页
        (二) 《七八宪法》的第二次修改第45-46页
        (三) 对《七八宪法》及两次修改的评价第46-49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与现行宪法(《八二宪法》)第49-75页
    一、现行宪法修改的背景与修改的过程第49-58页
        (一) 现行宪法修改的背景第49-51页
        (二) 现行宪法修改的过程第51-58页
    二、中国共产党对现行宪法的历次修改第58-63页
        (一) 1988年第一次修改第58-60页
        (二) 1993年第二次修改第60-61页
        (三) 1999年第三次修改第61-62页
        (四) 2004年第四次修改第62-63页
    三、现行宪法修改的内容及评价第63-75页
        (一) 确立了国家的根本任务第65-66页
        (二) 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第66-69页
        (三) 确立了列举与概括的政府权力体制和公民权利保障第69-70页
        (四) 确立了违法主体与违宪主体一体的模式第70-72页
        (五) 是宪法制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72页
        (六) 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第72-73页
        (七) 体现了“新”宪政保障人权与保护私有财产的价值第73-74页
        (八) 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法治价值第74-75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制定与修改的历史经验第75-85页
    一、规范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第75-76页
    二、释放宪法修改的多元化价值第76-79页
    三、宪法修改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标志第79-81页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修宪工作第81-85页
        (一) 从近代中国宪法失败原因中汲取教训第81-83页
        (二) 坚持宪法修改的限制性原则第83-84页
        (三) 拓宽公众参与制宪修宪的途径与方式第84-85页
第五章 余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发展路向第85-105页
    一、宪法观念发展简论第85-89页
    二、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第89-94页
        (一) 宪法变迁:公民权利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第89-91页
        (二) 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之演变:由工具价值走向目标价值第91-94页
    三、中国共产党的宪法责任第94-105页
        (一) 依宪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宪法责任的核心内容第95-96页
        (二) 维护宪法的至上权威,中国共产党责任重大第96-99页
        (三) 使宪法更加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宪法责任的要务第99-100页
        (四) 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第100-105页
结语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闽本图书传播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AICc的新信息准则-b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