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第1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页
    1.3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第17-18页
    1.4 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1 关于1950s-1960s国内苏式建筑研究综述第18-19页
        1.4.2 关于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研究综述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20-21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第22-31页
    2.1 苏联建筑概况和特征第22-25页
    2.2 1949年后中国城市建设及苏式建筑发展特征第25-26页
    2.3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概况第26-31页
        2.3.1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概况第26页
        2.3.2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分布情况第26-27页
        2.3.3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统计情况第27-31页
第三章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分类研究第31-56页
    3.1 行政办公类建筑第31-33页
        3.1.1 合肥老市政府大楼第31-32页
        3.1.2 安徽省政府大楼第32-33页
    3.2 文教类建筑第33-36页
        3.2.1 安徽省图书馆第33-34页
        3.2.2 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第34-35页
        3.2.3 安徽大学主教学楼第35页
        3.2.4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第35-36页
    3.3 观演类建筑第36-38页
        3.3.1 江淮大戏院第36-37页
        3.3.2 光明影院第37-38页
        3.3.3 铁路工人俱乐部第38页
    3.4 博览类建筑第38-40页
        3.4.1 中苏友好馆第38-39页
        3.4.2 安徽省博物馆第39-40页
    3.5 商业类建筑第40-42页
        3.5.1 长江饭店第40-41页
        3.5.2 合肥百货大楼第41-42页
    3.6 工业类建筑第42-43页
        3.6.1 合力叉车厂第42页
        3.6.2 合肥化工机械厂第42-43页
    3.7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形式特征分析第43-56页
        3.7.1 苏式建筑平面和立面特征分析第44-46页
        3.7.2 苏式建筑入口特征分析第46-48页
        3.7.3 苏式建筑屋顶、台阶、台基特征分析第48-50页
        3.7.4 语义本体分析法第50页
        3.7.5 苏式建筑平面、立面、入口特征记述体系构建及分析第50-54页
        3.7.6 苏式建筑屋顶、墙体、台阶、台基记述体系构建及分析第54-56页
第四章 苏式建筑特征研究—以三个高校主教学楼建筑为例第56-66页
    4.1 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第56-58页
        4.1.1 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概况第56页
        4.1.2 空间布局和校园关系第56页
        4.1.3 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分析第56-57页
        4.1.4 空间组织分析第57页
        4.1.5 建筑立面分析第57-58页
        4.1.6 装饰细部分析第58页
    4.2 安徽大学主教学楼第58-60页
        4.2.1 安徽大学主教学楼概况第58-59页
        4.2.2 空间布局和校园关系第59页
        4.2.3 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分析第59-60页
        4.2.4 空间组织分析第60页
        4.2.5 建筑立面分析第60页
        4.2.6 装饰细部分析第60页
    4.3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第60-63页
        4.3.1 安徽农业大学主教学楼概况第60-61页
        4.3.2 空间布局和校园关系第61页
        4.3.3 总平面和功能分区分析第61-62页
        4.3.4 空间组织分析第62页
        4.3.5 建筑立面分析第62页
        4.3.6 装饰细部分析第62-63页
    4.4 三栋苏式建筑的分析对比研究第63-64页
    4.5 差异原因分析第64-66页
第五章 结论第66-68页
    5.1 各章归纳与总结第66页
    5.2 全文研究结论第66-67页
    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67-68页
第六章 基于合力叉车厂再生设计及老厂房改造第68-87页
    6.1 基地概况第68页
    6.2 设计理念第68-69页
    6.3 建筑改造分析第69-71页
    6.4 室内改造分析第71-73页
    6.5 效果图展示第73-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附录第89-90页
附图第90-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O3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溶剂萃取法制备钾盐结晶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