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过渡时期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研究现状简评第13页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第13-14页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3页
        1.4.2 基本观点第13-14页
        1.4.3 研究创新第14页
    1.5 研究方法第14-16页
        1.5.1 文献法第14-15页
        1.5.2 过程分析法第15-16页
2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依据及历史背景第16-22页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建设的构想第16-17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消灭私有制的相关构想第16页
        2.1.2 列宁的理论与实践第16-17页
    2.2 新中国成立后至总路线确定之前的民族工商业政策第17-19页
        2.2.1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产建立国营经济第17-18页
        2.2.2 利用民族工商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18页
        2.2.3 总路线的逐步形成第18-19页
    2.3 民族资本家的牟利思想第19-22页
        2.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资本家的不法行为第20页
        2.3.2 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忧虑的加深第20-22页
3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进程第22-32页
    3.1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的经济基础第22-23页
    3.2 贵州省解放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第23-25页
        3.2.1 贵州省解放前资本主义工商业概况第23-24页
        3.2.2 贵州省解放初期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第24-25页
        3.2.3 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的反思第25页
    3.3 建国后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第25-27页
        3.3.1 打击私商的投机活动第25-26页
        3.3.2 工商业的调整第26页
        3.3.3 打击“五毒”不法资本家第26-27页
        3.3.4“利用、限制”政策的总结第27页
    3.4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第27-32页
        3.4.1 解放初期的初步尝试第28页
        3.4.2 从私私合并到公私合营第28-29页
        3.4.3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第29-30页
        3.4.4 贵州省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后的工作第30-32页
4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第32-39页
    4.1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第32-35页
        4.1.1 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与贵州特色行业的发展第32-33页
        4.1.2 生产力的发展与专业技术的挖掘第33-34页
        4.1.3 社会主义建设统一战线的建立第34-35页
    4.2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第35-39页
        4.2.1 北方经验与贵州具体情况的结合第35-36页
        4.2.2 南下干部与地方力量的冲突与融合第36-37页
        4.2.3 把握好整体目标与具体区域、具体行业的进程第37-39页
5 改革开放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反思第39-43页
    5.1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遗留问题的解决第39-41页
        5.1.1 对计划经济的反思与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认识第39-40页
        5.1.2 贵州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在实践中的解决第40-41页
    5.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关系第41-42页
    5.3 民营经济发展应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吸取的经验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及信息含量研究
下一篇:资本结构变化对股东权益风险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