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光纤及分类 | 第16-17页 |
1.2 软玻璃光纤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光纤光栅研究现状及应用 | 第18-24页 |
1.3.1 光纤光栅的概念与特点 | 第18-22页 |
1.3.2 光纤光栅的分类 | 第22页 |
1.3.3 光纤光栅的应用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光纤光栅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理论分析 | 第25-32页 |
2.1 光纤光栅的耦合模理论 | 第25-27页 |
2.2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2.3 基于光纤光栅的喇曼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硫化物和碲酸盐光纤特性 | 第32-42页 |
3.1 硫化物光纤和碲酸盐光纤 | 第32页 |
3.1.1 硫化物光纤 | 第32页 |
3.1.2 碲酸盐光纤 | 第32页 |
3.2 硫化物和碲酸盐光纤特性 | 第32-42页 |
3.2.1 传输特性 | 第33-37页 |
3.2.2 非线性特性 | 第37-38页 |
3.2.3 温度和机械特性 | 第38-42页 |
第四章 成栅用相位模板的衍射光场分析 | 第42-51页 |
4.1 相位模板物理模型建立 | 第42-44页 |
4.1.1 标量衍射理论和有限元算法 | 第42页 |
4.1.2 相位模板物理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4.1.3 边界条件及网格剖分设置 | 第43-44页 |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平面波入射角对Talbot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 掩模板刻槽深度对Talbot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 球面波波源到相位模板距离对Talbot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光纤布喇格光栅的传感特性研究 | 第51-61页 |
5.1 光纤布喇格光栅的材料特性 | 第51-55页 |
5.2 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特性研究 | 第55-61页 |
5.2.1 温度传感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5.2.2 应变传感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5.2.3 压力传感特性分析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基于光纤光栅的喇曼光纤激光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 | 第61-91页 |
6.1 受激喇曼散射原理 | 第61-62页 |
6.1.1 自发喇曼散射与受激喇曼散射 | 第61-62页 |
6.1.2 光纤中的喇曼散射 | 第62页 |
6.2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物理模型建立与数值算法 | 第62-70页 |
6.2.1 级联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模型理论 | 第62-64页 |
6.2.2 喇曼光纤激光器物理模型建立 | 第64-66页 |
6.2.3 非线性打靶算法 | 第66-67页 |
6.2.4 并行打靶算法 | 第67-68页 |
6.2.5 Runge-Kutta法 | 第68-70页 |
6.3 一阶喇曼光纤激光器优化设计 | 第70-78页 |
6.3.1 一阶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模型理论 | 第70-73页 |
6.3.2 一阶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参数优化 | 第73-78页 |
6.4 高阶喇曼光纤激光器的优化设计 | 第78-91页 |
6.4.1 高阶喇曼光纤激光器的模型理论 | 第78-82页 |
6.4.2 高阶喇曼光纤激光器的参数优化 | 第82-9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1-93页 |
7.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91页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1-92页 |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