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英国教育慈善捐赠研究(1500-1660)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1. 有关英国教育史的研究 | 第11-14页 |
2. 有关英国的慈善研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教育慈善捐赠的背景 | 第17-23页 |
一、教育世俗化 | 第17-18页 |
二、社会阶层流动 | 第18-19页 |
三、人口膨胀 | 第19-20页 |
四、清教主义的推动 | 第20-21页 |
五、民众观念的转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教育慈善捐赠的主体 | 第23-28页 |
一、贵族 | 第23-24页 |
二、商人 | 第24-25页 |
三、职业者 | 第25-26页 |
四、女性捐赠者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教育慈善捐赠的多元化实践活动 | 第28-42页 |
一、开展贫穷儿童慈善教育,提高识字率 | 第28-30页 |
二、捐赠文法学校,促进中等教育发展 | 第30-34页 |
三、捐赠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 第34-41页 |
四、建立公共图书馆,促进社会福利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教育慈善捐赠的特征及社会效果 | 第42-50页 |
一、教育慈善捐赠的特征 | 第42-44页 |
(一) 增长速度的波动性 | 第42页 |
(二) 捐赠侧重点的差异性 | 第42-43页 |
(三) 捐赠对象的全面化 | 第43-44页 |
二、教育慈善捐赠的社会效果 | 第44-50页 |
(一) 促进教育的大众化 | 第44-46页 |
(二) 促进识字率的提高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