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English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一、斯宾诺莎心灵理论的理论渊源 | 第12-21页 |
(一)古希腊时期的“原始灵魂论” | 第12-15页 |
(二)中古时期的“神秘灵魂论” | 第15-17页 |
(三)近代时期的心灵理论 | 第17-21页 |
二、心灵是唯一绝对无限实体的思维属性样式 | 第21-27页 |
(一)心灵不是实体 | 第21-23页 |
1.斯宾诺莎与笛卡尔实体的区别 | 第21-22页 |
2.神、自然、实体的三位一体观 | 第22-23页 |
(二)心灵是无限实体的思维属性样式 | 第23-27页 |
1.有限样式是有限的、确定性的个体事物 | 第23-24页 |
2.从神到有限样式的过度 | 第24-25页 |
3.无限样式作为神与个别事物之间的中介 | 第25-27页 |
三、心灵是身体的观念 | 第27-37页 |
(一)构成人心灵的最初成分是观念 | 第27-30页 |
1.神内的观念和人的心灵内的观念 | 第27-28页 |
2.观念是在先的 | 第28-30页 |
(二)心灵是一种符合观念或观念系统 | 第30-32页 |
1.观念指的是观念系统 | 第30-31页 |
2.心灵等同观念 | 第31-32页 |
(三)构成人心灵观念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身体 | 第32-37页 |
1.身体不是实体而是广延属性样式 | 第32-34页 |
2.身体是由具有不同本性的很多个别部分组成的 | 第34-37页 |
四、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 第37-46页 |
(一)思维和广延的不同属性 | 第37-43页 |
1.身心互不交感 | 第38-40页 |
2.身心同时发生 | 第40-43页 |
(二)人的心灵和人的身体的统一 | 第43-46页 |
1.心灵依赖于身体 | 第43-44页 |
2.心灵与身体密不可分 | 第44-46页 |
五、斯宾诺莎心灵理论的意义及影响 | 第46-52页 |
(一)斯宾诺莎心灵理论的意义 | 第46-48页 |
(二)斯宾诺莎心灵理论的影响 | 第48-52页 |
1.对康德心灵理论的影响 | 第48-50页 |
2.康德之后心灵理论的发展---从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