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种子溯源及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6页
        1.2.1 数据库构建现状第13-15页
        1.2.2 SNP标记技术现状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 技术创新点第18页
    1.5 研究结果与安排第18-20页
2 相关理论概述第20-23页
    2.1 物联网第20页
    2.2 种子物联网第20-21页
    2.3 分子标记第21页
    2.4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基于DNA指纹建立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第23-29页
    3.1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构建过程第23-25页
        3.1.1 命名规范的建立第23-24页
        3.1.2 新品种审定和保护制度的建立第24页
        3.1.3 品种分子标记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第24-25页
    3.2 品种身份证设计的基本思路第25-28页
        3.2.1 品种身份证的构成要素第26页
        3.2.2 品种身份证号(图)码的设计及编码方法第26-28页
    3.3 建立品种身份证制度第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4 利用SSR分子指纹和商品信息构建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第29-41页
    4.1 数据获取第29-31页
    4.2 SSR指纹设计第31-32页
        4.2.1 SSR标记组合的确定第31页
        4.2.2 水稻品种SSR指纹编码第31-32页
    4.3 身份证设计第32-40页
        4.3.1 水稻品种商品码及补充码第32-34页
        4.3.2 适于荧光检测的核心引物的筛选第34页
        4.3.3 SSR标记分析方法的确定第34页
        4.3.4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第34-40页
        4.3.5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第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农作物种子电子代码的构建第41-45页
    5.1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组成第41-42页
    5.2 农作物种子电子代码的实现第42-44页
        5.2.1 构建原则第42页
        5.2.2 农作物种子电子代码代码的组成第42页
        5.2.3 农作物种子电子代码生成与载体选择第42-43页
        5.2.4 种子溯源及监管网络平台搭建第43-44页
    5.3 农作物种子电子代码的应用第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6 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5-55页
    6.1 系统架构第45-46页
    6.2 功能架构第46页
    6.3 种子身份证设计实现第46-51页
        6.3.1 系统首页第48页
        6.3.2 溯源系统第48-50页
        6.3.3 监控和防伪系统第50-51页
    6.4 手机端开发第51-53页
    6.5 试点应用第53-54页
    6.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7.1 总结第55页
    7.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成果清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雨果小说艺术的戏剧化特征
下一篇: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代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