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无功补偿装置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1.3 STATCOM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STATCOM发展概况 | 第15页 |
1.3.2 DSTATCOM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DSTATCOM并联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4 模块化DSTATCOM概述 | 第18页 |
1.5 论文各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DSTATCOM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研究 | 第20-38页 |
2.1 DSTATCOM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2 DSTATCOM数学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2.3 DSTATCOM控制策略研究 | 第25-34页 |
2.3.1 瞬时功率理论 | 第25-27页 |
2.3.2 传统电压定向直接功率控制 | 第27-30页 |
2.3.3 双环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2.3.4 提高DSTATCOM直流侧电压利用率技术研究 | 第32-34页 |
2.4 仿真分析 | 第34-36页 |
2.4.1 稳态仿真实验 | 第34-36页 |
2.4.2 动态仿真实验 | 第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模块化DSTATCOM装置研制 | 第38-63页 |
3.1 DSTATCOM主电路设计 | 第38-42页 |
3.1.1 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38-39页 |
3.1.2 DSTATCOM充电回路设计 | 第39页 |
3.1.3 功率模块选型 | 第39-41页 |
3.1.4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3.1.5 交流滤波器设计 | 第42页 |
3.2 DSTATCOM控制系统设计 | 第42-56页 |
3.2.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4-50页 |
3.2.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6页 |
3.3 DSTATCOM工程问题研究 | 第56-59页 |
3.3.1 模块化DSTATCOM机械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3.3.2 模块化DSTATCOM散热设计 | 第57-59页 |
3.4 实验验证 | 第59-62页 |
3.4.1 开环无功补偿实验 | 第60-61页 |
3.4.2 负载无功补偿实验 | 第61-6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多台DSTATCOM并联技术研究 | 第63-76页 |
4.1 多台DSTATCOM并联组合结构 | 第63-66页 |
4.1.1 多重化结构 | 第63-64页 |
4.1.2 并联运行结构 | 第64-66页 |
4.2 多台DSTATCOM并联运行控制方式 | 第66-67页 |
4.3 基于冗余控制的并联控制策略 | 第67-68页 |
4.4 多模块并联环流抑制策略 | 第68-72页 |
4.5 仿真分析 | 第72-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