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传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二) 选题提出 | 第8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作品分期与主题类型 | 第9-16页 |
第一节 宋代历史传奇的定位 | 第9-12页 |
一、关于宋代传奇小说 | 第9-10页 |
二、宋代历史传奇的界定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宋代历史传奇的分类 | 第12-16页 |
一、按历史人物所处时期划分为 | 第12-15页 |
二、从宋代历史传奇特点出发分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宋代历史传奇的理性精神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宋代历史传奇理性精神产生的原因 | 第16页 |
一、儒学复兴:理学的兴起 | 第16页 |
二、宋代理学的特点 | 第16页 |
第二节 宋代历史传奇的"理学化"特征 | 第16-20页 |
一、宋代理性精神的复归 | 第17-18页 |
二、格物致知——社会兴衰之"天理"探索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史实"与"传奇"之关系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争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历史真实的遵守与艺术虚构的自由 | 第22-26页 |
一、何谓"历史真实" | 第22-23页 |
二、对历史传奇小说把握"艺术虚构"尺度的分析 | 第23-24页 |
三、宋代历史传奇‘虚实’关系之辩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宋代历史传奇"虚构"之意义 | 第26-28页 |
1、强化历史人物形象,进而深化历史内涵 | 第26页 |
2、促进故事情节发展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宋代历史传奇的艺术特色 | 第28-41页 |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 | 第28-33页 |
一、女性形象 | 第28-31页 |
二、男性形象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结构体制与叙事 | 第33-41页 |
一、"杂编而成"的结构体制 | 第33-35页 |
二、插叙手法的运用 | 第35-36页 |
三、传记体叙事结构 | 第36-41页 |
第五章 宋代历史传奇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对明清传奇创作之影响 | 第41-42页 |
一、题材影响 | 第41页 |
二、语言表现艺术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劝惩"性的理性特质的影响 | 第42页 |
四、朴实平淡的创作风格影响 | 第42页 |
第二节 对话本、杂剧、戏曲等创作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对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