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目标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灾害评价研究--以永嘉县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第11页 |
1.2 地质灾害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地质灾害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地质灾害评价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1.2.3 研究区地质灾害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 地质环境背景 | 第19-37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2 气象水文 | 第19-21页 |
2.2.1 气象 | 第19-21页 |
2.2.2 水文 | 第21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21-24页 |
2.4 植被 | 第24页 |
2.5 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 第24-29页 |
2.5.1 地层岩性 | 第24-27页 |
2.5.2 地质构造 | 第27-29页 |
2.5.3 区域地壳稳定性 | 第29页 |
2.6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第29-32页 |
2.7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4页 |
2.8 人类工程活动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34-37页 |
2.8.1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4-35页 |
2.8.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7页 |
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第37-51页 |
3.1 地质灾害类型 | 第37页 |
3.2 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 | 第37-39页 |
3.2.1 滑坡 | 第37-38页 |
3.2.2 崩塌 | 第38-39页 |
3.2.3 泥石流 | 第39页 |
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第39-41页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3.3.2 时间分布特征 | 第40-41页 |
3.4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 第41-51页 |
3.4.1 地形地貌条件 | 第42-45页 |
3.4.2 地质条件 | 第45-49页 |
3.4.3 气象条件 | 第49-50页 |
3.4.4 人为因素 | 第50-51页 |
4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及评价 | 第51-69页 |
4.1 评价原理 | 第51页 |
4.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51-52页 |
4.3 影响因子的选取及量化 | 第52-60页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0-64页 |
4.4.1 层次分析法 | 第60-62页 |
4.4.2 权重计算 | 第62-64页 |
4.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及评价 | 第64-69页 |
4.5.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结果 | 第64-65页 |
4.5.2 易发区评价 | 第65-69页 |
5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