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9页 |
0.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0.2 选题意义和研究创新点 | 第9-11页 |
0.2.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2 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0.3.1 媒体报道 | 第11-12页 |
0.3.2 期刊、硕士论文 | 第12-13页 |
0.3.3 专著 | 第13页 |
0.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0.4.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0.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0.5.1 微博大V | 第14-17页 |
0.5.2 微博大V广告 | 第17-19页 |
第1章 微博大V广告的特征和优势分析 | 第19-30页 |
1.1 广告观念的传播:平等自由 | 第19-20页 |
1.2 广告宣传的时效:及时高频 | 第20-22页 |
1.3 广告内容的展现:娱乐化的碎片 | 第22-25页 |
1.3.1 传播内容娱乐化 | 第22-24页 |
1.3.2 传播内容碎片化 | 第24-25页 |
1.4 广告传播路径的运用:交互传播 | 第25-28页 |
1.4.1 在微博大V广告中,大V与粉丝的互动 | 第25-27页 |
1.4.2 一个微博广告,多个大V同时转发互动 | 第27-28页 |
1.5 广告语言的特色:幽默新奇 | 第28-30页 |
第2章 微博大V广告今后的发展隐忧分析 | 第30-39页 |
2.1 微博大V广告自身角度 | 第30-35页 |
2.1.1 广告内容的创意和策划手段不佳 | 第30-33页 |
2.1.2 广告传播方式缺乏新意 | 第33-34页 |
2.1.3 广告行业潜规则带来的限制 | 第34页 |
2.1.4 广告主体之间严重的同质化问题 | 第34-35页 |
2.2 微博用户角度 | 第35-36页 |
2.2.1 微博用户对广告的本能躲避心理 | 第35页 |
2.2.2 大V广告平台的缺陷增强了用户的反感心理 | 第35-36页 |
2.2.3 微博大V广告尚不能满足受众的差异性需求 | 第36页 |
2.3 微博广告的监管现状不容乐观 | 第36-37页 |
2.4 微博广告的效果测评困难 | 第37-39页 |
第3章 微博大V广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39-48页 |
3.1 广告主层面 | 第39-46页 |
3.1.1 谨慎地选择与品牌相匹配的微博大V平台 | 第39-40页 |
3.1.2 严格“把关”微博大V广告的内容 | 第40-44页 |
3.1.3 创新微博大V广告的传播方式 | 第44-45页 |
3.1.4 恰当采用微博大V广告的类型 | 第45页 |
3.1.5 完善广告效果测评体系 | 第45-46页 |
3.2 政府层面 | 第46页 |
3.3 相关行业和机构层面 | 第46-48页 |
3.3.1 急切需要行业的自我规范的开展 | 第46-47页 |
3.3.2 相关机构定期的素质培训不可少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