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第一章 多发性硬化症 | 第12-20页 |
1.1 多发性硬化症简介 | 第12页 |
1.2 发病机制及病理学 | 第12-13页 |
1.3 临床分型 | 第13-14页 |
1.4 诊断方法 | 第14-16页 |
1.5 动物模型的简介 | 第16-17页 |
1.6 抗DNA抗体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7 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 第17-19页 |
1.8 抗RNA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第20-24页 |
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发展历史 | 第20页 |
2.2 ELISA的原理 | 第20-21页 |
2.3 ELISA的分类 | 第21-24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4-64页 |
第一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4-30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6页 |
1.2 结果 | 第26-28页 |
1.3 讨论 | 第28-29页 |
1.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抗DN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 第30-4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5页 |
2.2 结果 | 第35-46页 |
2.2.1 质粒的提取 | 第35-36页 |
2.2.2 抗原包被浓度和抗体稀释倍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2.2.3 抗原包被条件的选择 | 第37页 |
2.2.4 封闭液和封闭时间的选择 | 第37-39页 |
2.2.5 抗双链 DNA 抗体作用时间的选择 | 第39-40页 |
2.2.6 HRP-山羊抗小鼠 Ig G 抗体作用时间的选择 | 第40-41页 |
2.2.7 底物作用时间的选择 | 第41-42页 |
2.2.8 完成优化的间接 ELISA 检测程序 | 第42页 |
2.2.9 间接 ELISA 标准曲线 | 第42-43页 |
2.2.10 添加回收实验 | 第43页 |
2.2.11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3-45页 |
2.2.12 特异性检测 | 第45-46页 |
2.3 讨论 | 第46页 |
2.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抗RNA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 第48-64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3页 |
3.2 结果 | 第53-62页 |
3.3 讨论 | 第62页 |
3.4 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