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5-31页 |
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及现金流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2 企业集团资金统筹管理的意义、方向和原则及目标 | 第16-18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3.1 现金流维度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3.2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2.3.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2.3.4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理论 | 第24-25页 |
2.4 资金管理模式 | 第25-31页 |
2.4.1 统收统支模式 | 第25页 |
2.4.2 拨付备用金模式 | 第25页 |
2.4.3 结算中心模式 | 第25-26页 |
2.4.4 内部银行模式 | 第26-27页 |
2.4.5 财务公司模式 | 第27-29页 |
2.4.6 现金池模式 | 第29-31页 |
第三章 LS企业集团概况及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 第31-45页 |
3.1 LS集团的概况 | 第31-33页 |
3.2 LS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 第33-36页 |
3.3 LS企业集团现金流量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3.4 相关资金财务指标分析 | 第39-45页 |
3.4.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39-40页 |
3.4.2 资金状态指标分析 | 第40-41页 |
3.4.3 应收账款相关指标分析 | 第41-42页 |
3.4.4 存货相关指标分析 | 第42-43页 |
3.4.5 现金相关指标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LS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4页 |
4.1 LS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4.1.1 现金流维度构成存在问题 | 第45-46页 |
4.1.2 应收账款高居不下 | 第46页 |
4.1.3 存货高、挤占流动资金 | 第46-48页 |
4.1.4 存在利用承兑汇票和基本户坐支资金的现象 | 第48页 |
4.1.5 财务人员兼职内审工作 | 第48-49页 |
4.2 LS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9-54页 |
4.2.1 宏观环境不利于钻井行业应收账款、存货的清理 | 第49-52页 |
4.2.2 LS企业集团重利润、轻资金回收 | 第52页 |
4.2.3 LS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 第52-53页 |
4.2.4 集团资金预算批复与实际不符、监控失力 | 第53页 |
4.2.5 未认识到内审的独立性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 第53-54页 |
第五章 LS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化思路及改进措施 | 第54-65页 |
5.1 LS集团资金管理优化思路 | 第54-55页 |
5.2 LS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进措施 | 第55-65页 |
5.2.1 建立“两金”清理机制 | 第55-57页 |
5.2.2 推行电子承兑汇票业务 | 第57-60页 |
5.2.3 完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符合率 | 第60页 |
5.2.4 加强LS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风险意识 | 第60-63页 |
5.2.5 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 第63页 |
5.2.6 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并定期轮岗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