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综述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1.2.1 概述 | 第14页 |
1.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4-18页 |
1.2.2.1 地域环境与饮食因素 | 第15页 |
1.2.2.2 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Hp) | 第15-17页 |
1.2.2.3 遗传因素 | 第17-18页 |
1.2.2.4 EB病毒感染(EBV) | 第18页 |
1.2.2.5 癌前状态 | 第18页 |
1.2.3 早期诊断 | 第18-21页 |
1.2.3.1 临床表现 | 第18页 |
1.2.3.2 内镜检查 | 第18-19页 |
1.2.3.3 血清学检查 | 第19-21页 |
1.2.3.4 X线钡餐 | 第21页 |
1.2.3.5 腹部超声 | 第21页 |
1.2.3.6 CT | 第21页 |
1.2.4 治疗 | 第21-23页 |
1.2.4.1 外科手术治疗 | 第21页 |
1.2.4.2 内镜下治疗 | 第21页 |
1.2.4.3 化疗 | 第21-22页 |
1.2.4.4 放疗 | 第22页 |
1.2.4.5 分子靶向治疗 | 第22页 |
1.2.4.6 免疫治疗 | 第22页 |
1.2.4.7 中医中药治疗 | 第22-23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情况 | 第23页 |
2.2 方法与步骤 | 第23-26页 |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3-24页 |
2.2.2 样本采集 | 第24页 |
2.2.3 CA19-9、CA72-4、CA125、CA242、CEA、Hp、PGⅠ、PGⅡ的测定 | 第24页 |
2.2.4 判断标准 | 第24页 |
2.2.5 统计学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6-30页 |
3.1 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等不同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EA、CA19-9、CA72-4、CA242、CA50、CA125等肿瘤标志物结果比较 | 第26-27页 |
3.2 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等不同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比较 | 第27-28页 |
3.3 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CA242、CA50、CA125、胃蛋白酶原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结果比较 | 第28页 |
3.4 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等不同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Hp阳性率与阴性率结果比较 | 第28-29页 |
3.5 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等不同疾病组外周血中Hp阳性和Hp阴性患者血清中PG的检测结果比较 | 第29-3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0-3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 文献 | 第35-4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