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沼气资源化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生物质合成气资源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主要材料及设备仪器 | 第22页 |
2.1.2 实验用药品及培养液 | 第22-23页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3-28页 |
2.2.1 批实验 | 第23-24页 |
2.2.2 长期驯化培养实验 | 第24-25页 |
2.2.3 模拟气转化实验 | 第25-26页 |
2.2.4 同步利用实验 | 第26-28页 |
2.3 分析与测试 | 第28-31页 |
2.3.1 VFA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2 气体组分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3 pH、碱度的测定 | 第30页 |
2.3.4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合成气生物甲烷化可行性研究 | 第31-48页 |
3.1 厌氧微生物对CO的降解转化特性研究 | 第31-38页 |
3.1.1 初始CO含量 | 第31-34页 |
3.1.2 传质速率 | 第34-38页 |
3.1.3 污泥性状 | 第38页 |
3.2 长期驯化及微生物形态对合成气转化的影响 | 第38-45页 |
3.2.1 驯化始末厌氧微生物对CO的转化特性 | 第39-41页 |
3.2.2 驯化始末厌氧微生物对合成气降解特性 | 第41-45页 |
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沼气提纯与合成气同步利用的模拟气实验研究 | 第48-63页 |
4.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8页 |
4.2 絮状污泥对模拟气转化特性研究 | 第48-56页 |
4.2.1 以纯氢气为外加氢源启动的同步利用试验研究 | 第48-54页 |
4.2.2 以合成气为外加氢源启动的同步利用试验研究 | 第54-56页 |
4.3 颗粒型生物膜对模拟气的转化特性研究 | 第56-62页 |
4.3.1 实验方法及运行工况 | 第56-58页 |
4.3.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与合成气同步利用实验研究 | 第63-72页 |
5.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6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1页 |
5.2.1 气体组分的变化 | 第63-67页 |
5.2.2 pH值、碱度和VFA的变化 | 第67-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