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高硅钢简介 | 第11页 | 
| 1.2 硅钢超薄带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普通硅钢超薄带的发展 | 第11-12页 | 
| 1.2.2 高硅钢超薄带的发展 | 第12-15页 | 
| 1.3 硅钢形变及再结晶织构 | 第15-19页 | 
| 1.3.1 热轧织构 | 第15-16页 | 
| 1.3.2 常化织构 | 第16页 | 
| 1.3.3 冷轧织构 | 第16-17页 | 
| 1.3.4 再结晶织构 | 第17-19页 | 
| 1.4 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理 | 第19-21页 | 
| 1.4.1 定向形核理论 | 第19-20页 | 
| 1.4.2 定向生长理论 | 第20页 | 
| 1.4.3 定向形核-定向生长理论 | 第20页 | 
| 1.4.4 再结晶的形核 | 第20-21页 |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手段 | 第23-31页 | 
| 2.1 原料及实验流程 | 第23页 | 
| 2.2 高硅钢超薄带的制备过程 | 第23-25页 | 
| 2.3 分析测试方式 | 第25-31页 | 
| 第三章 一次轧制法制备高硅钢超薄带的织构演变 | 第31-77页 | 
| 3.1 前言 | 第31页 | 
| 3.2 材料及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32-74页 | 
| 3.3.1 高硅钢热轧板组织及织构 | 第32-38页 | 
| 3.3.2 冷轧及再结晶组织及织构 | 第38-74页 | 
| 3.4 讨论 | 第74-76页 | 
| 3.4.1 冷轧工艺对冷轧织构的影响 | 第74-75页 | 
| 3.4.2 冷轧工艺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第75-7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二次轧制法制备高硅钢超薄带的织构演变 | 第77-93页 | 
| 4.1 引言 | 第77页 | 
| 4.2 材料及实验方案 | 第77-78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78-90页 | 
| 4.3.1 高硅钢超薄带热轧板组织及织构 | 第78-80页 | 
| 4.3.2 高硅钢超薄带一次轧制组织及织构 | 第80-83页 | 
| 4.3.3 高硅钢超薄带中间退火组织及织构 | 第83-86页 | 
| 4.3.4 高硅钢超薄带二次轧制组织及织构 | 第86-88页 | 
| 4.3.5 高硅钢超薄带最终退火组织及织构 | 第88-90页 | 
| 4.4 讨论 | 第90-9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第五章 高硅钢超薄带晶粒长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 第93-111页 | 
| 5.1 引言 | 第93页 | 
| 5.2 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第93-103页 | 
| 5.2.1 实验方案 | 第93-94页 | 
| 5.2.2 实验结果 | 第94-103页 | 
| 5.3 晶粒长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和磁性能 | 第103-107页 | 
| 5.3.1 实验方案 | 第103页 | 
| 5.3.2 实验结果 | 第103-107页 | 
| 5.4 讨论 | 第107-109页 | 
| 5.4.1 预退火工艺对高硅钢超薄带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第107页 | 
| 5.4.2 高温退火工艺对高硅钢超薄带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 第107页 | 
| 5.4.3 晶粒长大过程中对织构演变及磁性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