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一、前言 | 第20-26页 |
二、材料 | 第26-32页 |
(一)、细胞系、菌种、质粒、动物和实验耗材 | 第26页 |
(二)、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三)、主要溶液配制 | 第27-30页 |
(四)、主要仪器 | 第30-32页 |
三、方法 | 第32-58页 |
(一)、细胞培养与传代 | 第32页 |
(二)、细胞总RNA的提取、定量、完整性鉴定和纯度分析 | 第32-33页 |
(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量(RT-PCR) | 第33-35页 |
(四)、细胞周期检测 | 第35页 |
(五)、细胞凋亡检测 | 第35页 |
(六)、细胞总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 | 第35-36页 |
(七)、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量 | 第36-39页 |
(八)、免疫流式细胞检测蛋白含量 | 第39-40页 |
(九)、免疫共沉淀(Co-IP) | 第40页 |
(十)、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第40-43页 |
(十一)、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specific PCR,MSP)检测Rb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 第43-46页 |
(十二)、MeCP2基因恢复表达细胞的构建 | 第46-56页 |
(十三)、裸鼠体外成瘤实验 | 第56-57页 |
(十四)、统计学分析 | 第57-58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58-78页 |
第一部分 氢醌诱导TK6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性状研究 | 第58-63页 |
1. 染毒剂量的选择 | 第58页 |
2. 恶性转化细胞生长速度检测 | 第58-59页 |
3. 恶性转化细胞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改变 | 第59-60页 |
4. 裸鼠体外成瘤实验鉴定恶性转化细胞 | 第60-62页 |
5. 肿瘤相关基因在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 | 第62-63页 |
第二部分 HQ诱导Rb基因表达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63-78页 |
1. 5-AZA和TSA处理影响恶性转化细胞Rb、TPOR和miR-223表达水平 | 第63-64页 |
2. 5-AZA和TSA处理对恶性转化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64-65页 |
3. RB、DNMTs、MBDs在HQ处理细胞及HQ恶性转化细胞中的动态表达 | 第65-69页 |
4. MeCP2调节Rb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9-72页 |
5. Rb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程度检测 | 第72页 |
6. Rb启动子区MeCP2结合情况检测 | 第72-73页 |
7. 5-AZA和TSA处理提高MeCP2表达水平 | 第73-74页 |
8. 5-AZA和TSA处理对HQ诱导恶性转化细胞MBD2表达的影响 | 第74-75页 |
9. Rb/MeCP2蛋白复合体检测 | 第75页 |
10. MeCP2基因恢复对恶性转化细胞Rb基因表达的恢复 | 第75-76页 |
11. Rb调控MeCP2基因表达 | 第76-78页 |
五、讨论 | 第78-86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综述 | 第9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博士期间的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