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2.1 保护性耕作措施研究 | 第14-15页 |
1.2.2 风蚀水蚀交错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 土壤孔隙结构对水气传输性的影响 | 第16-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1页 |
2.1.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2.1.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8页 |
2.2.1 黄土塬区试验地概况 | 第21-22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3-24页 |
2.2.4 风蚀水蚀交错区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2.2.5 试验设计 | 第24-26页 |
2.2.6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26-28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黄土塬黑垆土理化性质和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9-40页 |
3.1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黑垆土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9-37页 |
3.1.1 土壤温度 | 第29-32页 |
3.1.2 土壤含水量 | 第32-33页 |
3.1.3 土壤容重与紧实度 | 第33-35页 |
3.1.4 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与气体相对扩散率 | 第35-36页 |
3.1.5 黑垆土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与气体相对扩散率相互关系 | 第36-37页 |
3.2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黑垆土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植被对沙黄土水气传输性的影响 | 第40-48页 |
4.1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黄土容重、总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黄土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黄土土壤孔隙结构指标的影响 | 第43-48页 |
第五章 水蚀风蚀交错区退耕还草年限对沙黄土水气传输性质的影响 | 第48-57页 |
5.1 退耕还草年限对沙黄土容重、总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5.2 退耕还草年限对沙黄土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 退耕还草年限对沙黄土土壤孔隙结构指标的影响 | 第51-53页 |
5.4 沙黄土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与气体相对扩散率相互关系 | 第53-5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60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