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人工林近自然度评价与经营保护策略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近自然林业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森林近自然度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3 森林近自然经营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森林资源分析 | 第17-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1.2 森林资源状况 | 第18页 |
2.2 森林资源分析 | 第18-24页 |
2.2.1 各类土地面积 | 第18-20页 |
2.2.2 林分资源现状 | 第20-24页 |
3 人工林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的研究 | 第24-43页 |
3.1 人工林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8页 |
3.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24-25页 |
3.1.2 指标选择及筛选 | 第25-26页 |
3.1.3 指标描述 | 第26-28页 |
3.2 权重的确定 | 第28-33页 |
3.2.1 权重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3.2.2 权重计算结果 | 第31-33页 |
3.3 人工林近自然度评价等级划分 | 第33页 |
3.4 指标标准化 | 第33-36页 |
3.4.1 定性指标标准的划分 | 第34-35页 |
3.4.2 定量指标标准的划分 | 第35-36页 |
3.5 构建评价模型 | 第36页 |
3.6 顺昌县人工林近自然度评价结果 | 第36-43页 |
3.6.1 群落结构分析 | 第37-39页 |
3.6.2 群落活力分析 | 第39-42页 |
3.6.3 干扰程度分析 | 第42-43页 |
4 顺昌县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管理策略 | 第43-48页 |
4.1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第43-44页 |
4.1.1 珍惜立地潜力 | 第43页 |
4.1.2 适地适树 | 第43-44页 |
4.1.3 树种混交 | 第44页 |
4.2 加强经济文化建设 | 第44-46页 |
4.2.1 合理抚育 | 第44-45页 |
4.2.2 择伐利用 | 第45页 |
4.2.3 资金扶持 | 第45-46页 |
4.3 加快社会文化建设 | 第46-48页 |
4.3.1 加强研究工作 | 第46页 |
4.3.2 提升业务技能 | 第46-47页 |
4.3.3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问题与讨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