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课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2.1 课题背景及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安排 | 第9-10页 |
1.4 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保持性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床身蠕变下导轨副内部接触受力分析 | 第14-28页 |
2.1 常见机床导轨副安装布局 | 第14-18页 |
2.1.1 数控龙门铣横梁用导轨副 | 第14-16页 |
2.1.2 立式加工中心用导轨副 | 第16-17页 |
2.1.3 斜床身车床用导轨副 | 第17-18页 |
2.2 床身蠕变的原因与方式 | 第18页 |
2.3 床身蠕变下导轨副内部接触分析 | 第18-27页 |
2.3.1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接触特点 | 第19页 |
2.3.2 理想条件下滚动直线导轨副内部接触分析 | 第19-22页 |
2.3.3 床身沿长度方向发生蠕变时导轨副内部接触分析 | 第22-24页 |
2.3.4 床身沿宽度方向发生蠕变时导轨副内部接触分析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理想条件下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 | 第28-39页 |
3.1 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 | 第28-34页 |
3.1.1 试验对象 | 第28页 |
3.1.2 试验目的 | 第28-29页 |
3.1.3 使用及维护条件 | 第29页 |
3.1.4 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29-33页 |
3.1.5 试验终止条件 | 第33-34页 |
3.2 导轨副精度保持性试验数据分析 | 第34-38页 |
3.2.1 导轨副摩擦力变化过程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3.2.2 导轨副垂直精度变化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3.2.3 导轨副俯仰角与滚转角变化对比分析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磨损机理研究 | 第39-54页 |
4.1 常见的磨损类型 | 第39-40页 |
4.2 导轨副表面磨损形貌检测试验 | 第40-49页 |
4.2.1 试验对象与目的 | 第40页 |
4.2.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第40-41页 |
4.2.3 导轨表面磨损形貌及对比分析 | 第41-45页 |
4.2.4 钢球运动特性及磨损形貌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4.2.5 滑块滚道表面磨损形貌及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4.2.6 导轨滚道表面点蚀斑痕特征参数提取 | 第48-49页 |
4.3 导轨副表面磨损机理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4.4 精度保持性试验结果与表面磨损机理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4.5 减小滚动直线导轨副磨损的优化措施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床身蠕变下导轨副精度变化规律及预测 | 第54-65页 |
5.1 滚动直线导轨副的磨损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5.2 床身蠕变下导轨各滚道径向磨损量计算 | 第55-57页 |
5.2.1 床身沿长度方向的蠕变时导轨滚道径向磨损量计算 | 第55-56页 |
5.2.2 床身沿宽度方向的蠕变时导轨滚道径向磨损量计算 | 第56-57页 |
5.3 床身蠕变下的导轨磨损模型仿真结果 | 第57-60页 |
5.3.1 磨损模型分析验证 | 第57-59页 |
5.3.2 床身沿长度方向的蠕变对导轨磨损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3 床身沿宽度方向的蠕变对导轨磨损的影响 | 第60页 |
5.4 床身蠕变下滚动直线导轨副精度变化预测 | 第60-64页 |
5.4.1 床身沿长度方向的蠕变时导轨副精度变化预测 | 第61-62页 |
5.4.2 床身沿宽度方向的蠕变时导轨副精度变化预测 | 第62-64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64-65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