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猪细小病毒 | 第8-14页 |
1.2.1 猪细小病毒的发现 | 第8-9页 |
1.2.2 猪细小病毒基本特征 | 第9页 |
1.2.3 流行病学 | 第9-10页 |
1.2.4 PPV体外培养研究 | 第10-13页 |
1.2.5 PPV与母猪繁殖障碍 | 第13-14页 |
1.3 蛋白组学研究 | 第14-23页 |
1.3.1 基于质谱的方法 | 第16-18页 |
1.3.2 定量蛋白质组学 | 第18-23页 |
第二章 iTRAQ技术鉴定PPV与宿主间差异蛋白 | 第23-43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2 细胞培养 | 第24页 |
2.1.3 PPV的繁殖 | 第24页 |
2.1.4 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2.1.5 PCR鉴定病毒感染情况 | 第25页 |
2.1.6 PPV滴度测定(TCID_(50)) | 第25-26页 |
2.1.7 细胞爬片的准备 | 第26页 |
2.1.8 间接免疫荧光 | 第26页 |
2.1.9 感染细胞样品的准备 | 第26-27页 |
2.1.10 iTRAQ检测 | 第27-30页 |
2.1.11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第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2.2.1 PPV感染ST细胞 | 第30-31页 |
2.2.2 TCID_(50) | 第31页 |
2.2.3 PPV感染ST后VP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 第31-32页 |
2.2.4 细胞样品的检测 | 第32-34页 |
2.2.5 iTRAQ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2.2.6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2.3 讨论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部分差异蛋白的验证 | 第43-54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1.2 引物设计 | 第44页 |
3.1.3 RNA的提取 | 第44页 |
3.1.4 RNA的反转录 | 第44-45页 |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45-46页 |
3.1.6 蛋白样品的收集 | 第46页 |
3.1.7 蛋白免疫印迹 | 第46-47页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3.2.1 引物特异性验证 | 第47-48页 |
3.2.2 荧光定量结果 | 第48-49页 |
3.2.3 Western Blot结果 | 第49-50页 |
3.3 讨论 | 第50-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4.1 结论 | 第54页 |
4.2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附录Ⅰ | 第66-70页 |
附录Ⅱ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