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区域地层学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熊耳群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9-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2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2-13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3页
    1.6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2页
    2.1 区域地层第15-18页
    2.2 区域构造第18-21页
        2.2.1 断层第18-20页
        2.2.2 褶皱第20-21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1-22页
第三章 冯家山水库南侧熊耳群岩石学特征第22-27页
    3.1 原熊耳群主要的岩石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特点第22-24页
    3.2 浅变质碎屑岩的岩石学特征第24-25页
    3.3 绿片岩的岩石学特征第25-27页
第四章 冯家山水库南侧熊耳群绿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27-34页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28-32页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2-34页
第五章 冯家山水库南侧熊耳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第34-41页
    5.1 原熊耳群浅变质岩屑砂岩的碎屑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第34-38页
    5.2 原熊耳群绿片岩中粉砂岩夹层碎屑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第38-41页
第六章 原熊耳群浅变质岩屑砂岩和绿片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探讨第41-54页
    6.1 浅变质岩屑砂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区域地质意义第41-45页
        6.1.1 碎屑锆石的物源分析第41-44页
        6.1.2 蓟县纪华北地块西南缘的沉积环境特点第44-45页
    6.2 原熊耳群绿片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第45-54页
        6.2.1 绿片岩原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判别第46-50页
        6.2.2 晚三叠世华北地块西南缘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第50-54页
第七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最大熵和剪切波变换域特性的图像水印隐藏算法研究
下一篇:锌铝类水滑石和ZnO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