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RBAC安全模型的移动应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2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2-13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第14-24页
    2.1 面向对象简介第14-15页
        2.1.1 基本概念第14-15页
        2.1.2 面向对象优势第15页
    2.2 框架简介第15-16页
        2.2.1 基本概念第15页
        2.2.2 框架优势第15-16页
    2.3 MVC模式及J2EE简介第16-18页
        2.3.1 MVC模式第16-17页
        2.3.2 J2EE平台第17页
        2.3.3 J2EE平台优势第17-18页
    2.4 轻量级J2EE框架简介第18-22页
        2.4.1 SpringMVC框架第18-19页
        2.4.2 Spring框架第19-20页
        2.4.3 SpringSecurity框架第20页
        2.4.4 Hibernate框架第20-22页
    2.5 RBAC安全模型简介第22-23页
        2.5.1 RBAC基本概念第22页
        2.5.2 RBAC基本原理第22页
        2.5.3 RBAC模型优势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移动应用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24-32页
    3.1 系统安全需求第24-25页
        3.1.1 威胁分析第24页
        3.1.2 SpringSecurity实现RBAC模型分析第24-25页
    3.2 系统功能需求第25-26页
        3.2.1 系统总体需求第25页
        3.2.2 模块功能需求第25-26页
    3.3 系统性能需求第26-27页
    3.4 系统用例分析第27-31页
        3.4.1 开发者用例第27-28页
        3.4.2 管理员用例第28-29页
        3.4.3 审核员用例第29-30页
        3.4.4 普通用户用例第30-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移动应用管理系统设计第32-48页
    4.1 总体设计第32-35页
        4.1.1 架构设计第32页
        4.1.2 功能模块设计第32-34页
        4.1.3 网络拓扑设计第34-35页
    4.2 用户显示层设计第35-37页
        4.2.1 设计原则第35页
        4.2.2 界面原型设计第35-37页
    4.3 安全通信协议及操作安全框架设计第37-38页
        4.3.1 安全通信协议设计第37页
        4.3.2 操作安全框架设计第37-38页
    4.4 移动应用管理层设计第38-44页
        4.4.1 开发者创建应用设计第39-40页
        4.4.2 开发者更新应用设计第40页
        4.4.3 应用发布计划设计第40-42页
        4.4.4 应用审批设计第42-43页
        4.4.5 应用下载设计第43-44页
    4.5 系统管理层设计第44-45页
        4.5.1 普通用户管理设计第44页
        4.5.2 权限管理设计第44-45页
    4.6 数据库设计第45-46页
        4.6.1 RBAC角色与资源表间关系第45页
        4.6.2 移动应用实体表间关系第45-46页
    4.7 系统性能设计第46-47页
    4.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移动应用管理系统实现第48-87页
    5.1 搭建开发框架第48-55页
        5.1.1 准备开发工具包第48-50页
        5.1.2 Spring框架整合第50-52页
        5.1.3 Hibernate整合第52-54页
        5.1.4 SpringMVC整合第54-55页
        5.1.5 SpringSecurity整合第55页
    5.2 公共模块实现第55-59页
        5.2.1 泛型DAO实现第55-57页
        5.2.2 公共Service实现第57-58页
        5.2.3 分页公共类实现第58-59页
    5.3 系统显示层实现第59-62页
        5.3.1 浏览器界面实现第59-61页
        5.3.2 智能终端界面实现第61-62页
    5.4 通信安全协议和操作安全框架层实现第62-64页
        5.4.1 安全通信协议实现第62-63页
        5.4.2 操作安全框架实现第63-64页
    5.5 应用管理层实现第64-78页
        5.5.1 开发者创建应用实现第64-67页
        5.5.2 开发者更新应用实现第67-71页
        5.5.3 应用发布计划实现第71-74页
        5.5.4 应用审批实现第74-76页
        5.5.5 应用下载实现第76-78页
    5.6 系统管理层实现第78-84页
        5.6.1 普通用户管理实现第78-81页
        5.6.2 权限管理实现第81-84页
    5.7 数据仓库实现第84-86页
    5.8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移动应用管理系统测试第87-98页
    6.1 系统测试指标第87页
        6.1.1 功能测试指标第87页
        6.1.2 性能测试指标第87页
    6.2 系统测试环境第87-89页
        6.2.1 拓扑结构环境第87-88页
        6.2.2 相关设备参数第88页
        6.2.3 测试相关软件第88-89页
    6.3 系统功能测试第89-93页
        6.3.1 功能测试方法第89页
        6.3.2 功能测试用例第89-93页
        6.3.3 功能测试结论第93页
    6.4 系统性能测试第93-96页
        6.4.1 性能测试方法第94页
        6.4.2 性能测试用例第94-96页
        6.4.3 性能测试结论第96页
    6.5 安全性测试第96-97页
    6.6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8-99页
    7.1 全文总结第98页
    7.2 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德阳地区100G OTN网络设计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