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2.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利率市场化的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2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1 测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2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定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2.3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定量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2.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21-23页 |
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第23-32页 |
3.1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 第23页 |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第23-25页 |
3.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机制 | 第25-32页 |
3.3.1 利率市场化造成商业银行净利差缩小 | 第26-27页 |
3.3.2 利率市场化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 第27-29页 |
3.3.3 利率市场化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 第29-32页 |
4.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 第32-41页 |
4.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7页 |
4.1.1 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 | 第32-33页 |
4.1.2 样本和时间选取说明 | 第33页 |
4.1.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7页 |
4.1.4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描述性统计分析结论总结 | 第37页 |
4.2 配对均值方法检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37-41页 |
4.2.1 配对均值检验方法的原理 | 第38页 |
4.2.2 配对样本T检验的实证结果 | 第38-40页 |
4.2.3 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论 | 第40-41页 |
5.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计量实证检验 | 第41-61页 |
5.1 利率市场化系数的测定 | 第41-46页 |
5.1.1 本文利率市场化系数测定方法选取理由 | 第41-42页 |
5.1.2 利率市场化系数测定---从政策制定角度 | 第42-44页 |
5.1.3 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从银行角度 | 第44-46页 |
5.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计量检验 | 第46-59页 |
5.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47-48页 |
5.2.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5.2.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第49-50页 |
5.2.4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检验 | 第50-53页 |
5.2.5 计量模型计量经济学检验 | 第53-57页 |
5.2.6 最终的回归方程 | 第57-59页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3.1 方程5-7和方程5-8的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3.2 计量模型比较 | 第60-61页 |
6.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应采取的措施 | 第61-66页 |
6.1 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比例,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 第61-63页 |
6.2 加快金融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 第63-64页 |
6.2.1 大力利用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增加客户便利性 | 第63-64页 |
6.2.2 设计个性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 第64页 |
6.3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实现利润多元化 | 第64-66页 |
6.3.1 大力发展理财业务 | 第64-65页 |
6.3.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渠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件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