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肝主疏泄、调节情志”为核心四时节令的生理病理对照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前言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生理组(健康女生)在四时节令的调查研究 | 第18-39页 |
| 1.资料来源 | 第18-19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入选标准 | 第18-19页 |
| 2.方法 | 第19-20页 |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 ·调查内容 | 第19-20页 |
| ·质量控制 | 第20页 |
|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3.结果 | 第20-36页 |
|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 ·健康组四时躯体情况 | 第20-27页 |
| ·健康组四时心理情况 | 第27-36页 |
| 4.讨论 | 第36-38页 |
| ·躯体条目特点 | 第37页 |
| ·抑郁条目特点 | 第37-38页 |
| ·焦虑条目特点 | 第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第二章 病理组(PMS患者)在四时节令的调查研究 | 第39-67页 |
| 1.资料来源 | 第39-40页 |
|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 ·入选标准 | 第39-40页 |
| 2.方法 | 第40-41页 |
| ·调查方法 | 第40页 |
| ·调查内容 | 第40页 |
| ·质量控制 | 第40-41页 |
|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3.结果 | 第41-62页 |
| ·一般资料 | 第41页 |
| ·PMS组四时躯体情况 | 第41-51页 |
| ·PMS组四时心理情况 | 第51-62页 |
| 4.讨论 | 第62-65页 |
| ·四时节令的特点及“肝应春”的理论 | 第62页 |
| ·“肝主疏泄”功能失职的四时节令表现特点 | 第62-65页 |
| 5.小结 | 第65-66页 |
| ·躯体条目特点 | 第65页 |
| ·抑郁条目特点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 第三章 四时节令的病理、生理的对比研究 | 第67-85页 |
| 1.资料来源 | 第67页 |
| ·研究对象 | 第67页 |
| ·入选标准 | 第67页 |
| 2.方法 | 第67页 |
| ·调查方法 | 第67页 |
| ·调查内容 | 第67页 |
| ·质量控制 | 第67页 |
|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67页 |
| 3.结果 | 第67-83页 |
| ·一般资料 | 第67-68页 |
| ·四时节令躯体情况病理、生理对比 | 第68-74页 |
| ·四时节令心理情况病理、生理对比 | 第74-83页 |
| 4.讨论 | 第83页 |
| 5.小结 | 第83-84页 |
| ·躯体 | 第83页 |
| ·抑郁 | 第83页 |
| ·焦虑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
| 结语 | 第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附录 | 第87-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