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卫星天线步进伺服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 ·步进电动机的发展 | 第9-10页 |
| ·步进电动机的优缺点 | 第10页 |
| ·车载卫星天线步进伺服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4页 |
| ·技术难点 | 第14-17页 |
| 2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原理分析及其驱动系统 | 第17-37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磁路 | 第18-19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0-29页 |
| ·永磁体等效绕组电感的求解 | 第21-24页 |
| ·相绕组电感的求解 | 第24-27页 |
| ·转矩的求解 | 第27-28页 |
| ·电压平衡方程式 | 第28-29页 |
|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数学模型 | 第29页 |
| ·传统驱动方式 | 第29-32页 |
| ·单电压驱动 | 第29-30页 |
| ·高低压驱动 | 第30-31页 |
| ·调频调压驱动 | 第31-32页 |
| ·细分驱动 | 第32-37页 |
| ·细分驱动的原理 | 第32-33页 |
| ·恒转矩细分驱动 | 第33-37页 |
| 3 车载卫星天线步进伺服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7-55页 |
| 伺服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 ·伺服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 ·MCU最小系统 | 第39-42页 |
| ·控制芯片C8051F040简介 | 第39-41页 |
| ·控制芯片EPM1270简介 | 第41-42页 |
| ·位置反馈接.电路设计 | 第42-45页 |
| ·AD2S1210配置 | 第43-45页 |
| ·通信单元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 ·RS232全双工通信 | 第45-47页 |
| ·CAN总线通信 | 第47-48页 |
| ·以太网通信 | 第48-49页 |
| ·电源电路 | 第49-50页 |
| ·驱动电路 | 第50-55页 |
| ·驱动芯片介绍 | 第50-51页 |
| ·驱动电路 | 第51-55页 |
| 4 车载卫星天线步进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65页 |
| ·控制软件的需求分析 | 第55-56页 |
|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6-57页 |
| ·程序开发环境 | 第56页 |
| ·程序开发的语言 | 第56-57页 |
| ·控制软件的设计 | 第57-64页 |
| ·主程序的设计 | 第57-59页 |
| ·中断子程序设计 | 第59页 |
| ·通信子程序 | 第59-64页 |
| ·软件的调试 | 第64-65页 |
| 5 伺服系统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83页 |
| ·实验内容 | 第65页 |
| ·空载实验 | 第65-77页 |
| ·空载试验环境 | 第65-66页 |
| ·功能完整性测试 | 第66页 |
| ·方位步进电动机电流波形测试 | 第66-71页 |
| ·俯仰步进电动机电流波形测试 | 第71-73页 |
| ·极化步进电动机电流波形测试 | 第73-75页 |
| ·方位、俯仰与极化步进电动机同时工作电流波形测试 | 第75-77页 |
| ·负载试验 | 第77-80页 |
| ·负载试验环境 | 第77页 |
| ·方位步进电动机的测试 | 第77-78页 |
| ·俯仰步进电动机的测试 | 第78-79页 |
| ·极化步进电动机的测试 | 第79页 |
| ·三个自由度步进电动机的对比 | 第79-80页 |
| ·装机试验 | 第80-8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