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水分亏缺对棉花冠层结构及各绿色器官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 作物冠层结构与群体光合作用第14-15页
   ·叶面积指数(LAI)第14-15页
   ·光截获第15页
 2 作物生长环境与群体光合作用第15-17页
   ·冠层温度第15-16页
   ·冠层CO_2浓度第16页
   ·土壤水分第16-17页
 3 作物群体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第17-18页
第二章 水分亏缺对膜下滴灌棉花冠层结构特性及不同器官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8-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试验概况第18-19页
   ·群体冠层光分布的测定第19页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19-20页
   ·绿色器官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0页
   ·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0页
   ·数据分析第20-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农田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变化第21页
   ·不同滴灌量下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第21-22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冠层透光过系数的变化第22-23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各绿色器官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第23-24页
   ·不同滴灌量下冠层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第24页
   ·不同滴灌量下叶片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第24-25页
   ·不同滴灌量下非叶器官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第25-26页
   ·不同滴灌量下群体呼吸速率的变化第26-27页
 3 讨论第27-29页
   ·冠层叶面积指数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第27-28页
   ·冠层透光系数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第28页
   ·棉花各绿色器官群体光合第28-29页
 4 结论第29-30页
第三章 水分亏缺下棉花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能力的空间分布第30-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试验概况第30-31页
   ·棉花群体冠层光分布第31页
   ·群体光合速率第31页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第31-32页
   ·棉花冠层光照强度的测定第32页
   ·数据分析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0页
   ·棉花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群体光合速率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第32-33页
   ·棉花冠层不同部位苞叶群体光合速率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第33-34页
   ·棉花冠层不同部位铃壳群体光合速率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第34-35页
   ·棉花冠层不同部位茎秆群体光合速率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第35-36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冠层光照强度与群体光合第36-38页
   ·棉花冠层不同层次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第38-40页
 3 讨论第40-41页
   ·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群体光合速率的空间分布及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第40-41页
   ·生物量对不同滴灌量处理的响应第41页
 4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水分亏缺下棉花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面积及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变化第42-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试验概况第42-43页
   ·绿色器官光合器官表面积和生物量的测定第43页
   ·各绿色器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第43页
   ·考种与计产第43页
   ·数据分析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各绿色器官光合面积及占整株绿色表面积的比例的变化第43-45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冠层不同部位结铃数的空间变化第45-46页
   ·不同滴灌量棉花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第46-47页
   ·不同滴灌量处理下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第47-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色素和光合面积的变化对不同水分的响应第48页
   ·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生物量的累积及产量对不同水分的响应第48-49页
 4 结论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1 研究结论第50-51页
   ·水分亏缺对冠层指标及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群体光合的影响第50页
   ·水分亏缺下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特性的空间分布第50页
   ·水分亏缺对下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面积及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研究第50-51页
 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下一篇:不同内部品质库尔勒香梨振动频谱特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