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非特异性核酸酶的结构分析及定点突变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简介第12页
   ·非特异性核酸酶概述第12-15页
     ·概念及发现第12-13页
     ·催化作用方式第13页
     ·热稳定性第13-15页
     ·生物功能第15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非特异性核酸酶研究第15-16页
   ·酶分子的定点突变技术研究进展第16-18页
     ·定点突变原理第16-17页
     ·酶分子的结构分析和定点突变应用进展第17-18页
   ·立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立题意义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Y.e.p非特异性核酸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0-26页
   ·材料与方法第20页
   ·结果与讨论第20-25页
     ·Y.e.p非特异性核酸酶一级结构分析第20-22页
     ·Y.e.p非特异性核酸酶二级结构分析和结构域分析第22-24页
     ·Y.e.p非特异性核酸酶三级结构分析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活性位点对Y.e.p非特异性核酸酶酶活的影响第26-34页
   ·材料第26-28页
     ·菌株与质粒第26页
     ·工具酶和试剂盒第26页
     ·主要试剂第26-27页
     ·培养基和工作液第27页
     ·主要仪器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1页
     ·定点突变引物设计第28页
     ·定点突变基因的获得第28-29页
     ·突变酶的诱导表达第29页
     ·突变酶蛋白含量测定第29-30页
     ·酶活测定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3页
     ·活性位点预测第31页
     ·突变位点选择第31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31页
     ·酶活测定和分析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盐桥对Y.e.p非特异性核酸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4-38页
   ·材料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5页
     ·定点突变引物设计第34页
     ·定点突变基因的获得第34页
     ·突变酶的诱导表达第34页
     ·突变酶蛋白含量测定第34页
     ·热稳定性测定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盐桥分析第35页
     ·突变位点选择第35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35-36页
     ·热稳定性测定和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二硫键对Y.e.p非特异性核酸酶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8-47页
   ·材料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42页
     ·二硫键质谱分析第38-39页
       ·质谱分析原理第38页
       ·质谱实验方法第38-39页
       ·质谱数据处理第39页
     ·定点突变第39-42页
       ·定点突变引物设计第39-40页
       ·定点突变基因的获得第40-42页
       ·突变酶的诱导表达第42页
       ·突变酶蛋白含量测定第42页
       ·热稳定性测定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二硫键预测第42-43页
     ·二硫键的质谱分析第43-44页
     ·突变位点选择第44-45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45页
     ·热稳定性测定和分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基于热不稳定和热稳定核酸酶序列比对的定点突变研究第47-52页
   ·材料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定点突变引物设计第47-48页
     ·定点突变基因的获得第48页
     ·突变酶的诱导表达第48页
     ·突变酶蛋白含量测定第48页
     ·酶活测定第48页
     ·热稳定性测定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突变位点选择第48-49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49-50页
     ·酶活测定和分析第50页
     ·热稳定性测定和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英文缩略词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石龙子母体抚育行为的适应意义
下一篇:和睦湿地漂浮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