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合肥市包河区“城郊型”美好乡村建设路径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选题背景第13-15页
     ·政策解读第13-14页
     ·“城郊型”的特殊区位第14页
     ·发展契机第14-15页
   ·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方法和技术线路第16-18页
   ·内容和论文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国内外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第20-25页
   ·国外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第20-22页
     ·理论研究第20页
     ·实践层面第20-22页
   ·国内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第22-25页
     ·理论研究第22-23页
     ·实践研究第23-25页
第三章 城郊型美好乡村相关问题研究第25-3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5页
   ·城郊农村含义第25-29页
     ·概念第25-26页
     ·特征第26-27页
     ·建设理念第27-29页
   ·“城郊型”新农村建设主要类型第29-31页
     ·建设主导力量第29-30页
     ·产业带动第30页
     ·环境治理第30-31页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现状的调查第31-34页
第四章 合肥市包河区城郊型美好乡村建设第34-52页
   ·包河区的特点与特色第34-37页
     ·行政地域特殊第34-35页
     ·“大湖名城”的带动辐射第35-36页
     ·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第36-37页
   ·包河区建设原则及思路第37-38页
     ·原则第37页
     ·思路第37-38页
   ·包河区美好乡村建设路径第38-47页
     ·包河区现状第38-41页
     ·建设内容第41-47页
   ·包河区主要路径类型第47-52页
     ·政府主导型第47-49页
     ·产业带动型第49-50页
     ·环境治理型第50-52页
第五章 城郊地区美好乡村建设调控优化第52-57页
   ·包河区城郊美好乡村建设实践存在问题第52-53页
   ·包河区城郊型美好乡村建设优化策略第53-57页
     ·建立政府联动机制第53-54页
     ·完善政策体系与长效机制第54页
     ·构建多元金融支撑网络第54-55页
     ·倡导公众参与行为第55页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第55页
     ·注重文化传承与利用结合第55-56页
     ·加快村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一 安徽建筑大学服务美好乡村建设调查问卷第61-64页
附录二 安徽建筑大学美好乡村建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mith预估和前馈解耦的室内热舒适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建筑保温墙体薄空气间层空气湿度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