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工作区概况及交通位置 | 第9-10页 |
·前人研究成果及现状 | 第10-12页 |
·拟解决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拟解决问题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 第12-14页 |
·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14-15页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5-20页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区域构造 | 第18-19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9页 |
·区域矿产 | 第19-20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0-32页 |
·矿区地层 | 第21-23页 |
·矿区构造 | 第23-24页 |
·岩浆岩 | 第24-25页 |
·变质作用 | 第25页 |
·矿体特征 | 第25-29页 |
·矿化蚀变特征 | 第29-32页 |
第4章 铜-钼矿化特征 | 第32-39页 |
·铜-钼矿化体的特征 | 第33-35页 |
·西矿体铜-钼矿化 | 第33-34页 |
·东南矿体底部铜-钼矿化 | 第34-35页 |
·东南矿体铜-钼矿化带 | 第35-38页 |
·矿石、围岩蚀变特征 | 第38-39页 |
第5章 矿床成因分析 | 第39-56页 |
·铜-钼矿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1页 |
·铜-钼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41-46页 |
·包裹体类型 | 第42-43页 |
·包裹体温度 | 第43-45页 |
·包裹体气相、液相成分 | 第45-46页 |
·铜-钼矿化硫同位素特征 | 第46-48页 |
·铜-钼矿化稀土元素特征 | 第48-50页 |
·同位素年龄分析 | 第50-52页 |
·矿床成因分析 | 第52-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主要认识 | 第56-57页 |
·存在不足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