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9页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9-11页 |
第一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存环境考察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一、两权分离理论 | 第11-13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组织结构背景:公司治理理论 | 第15-20页 |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15-17页 |
二、公司治理模式 | 第17-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22-29页 |
第一节 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 | 第22-25页 |
一、独立董事的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 第23页 |
二、独立董事受大股东影响严重 | 第23-24页 |
三、独立董事维持独立性代价过高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独立董事未尽忠实勤勉义务 | 第25-28页 |
一、独立董事履行忠实义务情况堪忧 | 第25-26页 |
二、独立董事履行勤勉义务情况欠佳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实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实问题原因分析的主流观点 | 第29-31页 |
一、任选机制不合理 | 第29-30页 |
二、信息不对称 | 第30页 |
三、激励及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四、人员比例偏低 | 第31页 |
第二节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实问题根源分析新探 | 第31-38页 |
一、法律意识对独立董事制度的阻碍 | 第32-35页 |
二、“潜规则”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制约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命运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废探究 | 第39-41页 |
一、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独立董事制度兼容性辩驳 | 第39-40页 |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正当性质疑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下独立董事制度功能的延承—监事会制度的完善 | 第41-44页 |
一、改革监事任选制度 | 第41页 |
二、引入独立监事 | 第41-42页 |
三、强调监事个人素质 | 第42-43页 |
四、强化监事会的实体权力 | 第43页 |
五、完善监事责任制度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