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 枝角类的生活史及其特性 | 第11-14页 |
2. 枝角类休眠卵的产生机制 | 第14-16页 |
3. 枝角类分类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传统的分类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分子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分子技术在枝角类分类的应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湖泊中蚤状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2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样品采集、鉴定和培养 | 第20-21页 |
·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 第21页 |
·总DNA的提取 | 第21页 |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21-22页 |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22-27页 |
·结果 | 第27-45页 |
·蚤状溞 16S r DNA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第27-33页 |
·蚤状溞COI基因的差异性分析 | 第33-37页 |
·蚤状溞 18S r DNA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第37-41页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蚤状溞遗传差异的检测 | 第41-43页 |
·蚤状溞序列分子位点多样性分析 | 第43-45页 |
·讨论 | 第45-48页 |
·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中蚤状溞的遗传多样性 | 第45页 |
·长江中下游不同湖泊中蚤状溞与国外蚤状溞之间的遗传多样性 | 第45-46页 |
·蚤状溞种复合体的相关遗传多样性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巢湖中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的遗传多样性 | 第48-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48-49页 |
·分子生物学的鉴定 | 第49页 |
·总DNA的提取 | 第49-50页 |
·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第50页 |
·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50-52页 |
·结果 | 第52-56页 |
·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 16S r DNA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第52-54页 |
·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COI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第54-55页 |
·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ITS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分析 | 第55页 |
·拟同形溞序列分子位点多样性分析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60页 |
·巢湖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第56-57页 |
·巢湖不同深度沉积层中拟同形溞休眠卵碱基位点的变异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