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引言 | 第13页 |
·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13-17页 |
·蛋白质沉淀法 | 第13-14页 |
·液-液萃取技术 | 第14页 |
·固相萃取技术 | 第14-15页 |
·微萃取技术 | 第15页 |
·衍生化技术 | 第15页 |
·在线样品处理技术 | 第15-17页 |
·法庭毒物常用检测技术 | 第17页 |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简介 | 第17-19页 |
·电离技术 | 第17页 |
·质量分析器 | 第17-18页 |
·扫描模式 | 第18-19页 |
·质谱实验类型 | 第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在线SPE/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全血和尿液中7种抗凝血杀鼠剂 | 第21-35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实验内容 | 第23-26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在线SPE和色谱条件 | 第23-24页 |
·质谱条件 | 第24-25页 |
·样品处理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在线SPE/LC-MS仪器原理 | 第26页 |
·质谱方法的优化 | 第26-29页 |
·在线SPE柱的选择 | 第29页 |
·阀切换时间的优化 | 第29页 |
·分析柱的选择 | 第29页 |
·流动相的优化 | 第29-31页 |
·乙腈含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1页 |
·稀释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第32-33页 |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33-34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在线SPE/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1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 第35-49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6-37页 |
·在线SPE和色谱条件 | 第37页 |
·质谱条件 | 第37-39页 |
·样品处理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流动相的优化 | 第41-43页 |
·乙腈含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43页 |
·稀释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第44页 |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44-48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在线SPE/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多级质谱法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7种乌头类生物碱 | 第49-62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50页 |
·在线SPE和色谱条件 | 第50-51页 |
·质谱条件 | 第51页 |
·样品处理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质谱扫描方式的选择 | 第52-54页 |
·质谱裂解规律的推断 | 第54-56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56-57页 |
·乙腈含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7页 |
·稀释液p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SPE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第59-60页 |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60-61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在线SPE/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多级质谱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16种阿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 | 第62-83页 |
·引言 | 第62-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66页 |
·在线SPE和色谱条件 | 第66-67页 |
·质谱条件 | 第67-68页 |
·样品处理 | 第6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82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68-69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69-70页 |
·酶解时间的优化 | 第70-72页 |
·乙腈含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72页 |
·SPE流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基质效应 | 第73-75页 |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第75-77页 |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77-78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