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DN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装体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19页
ABSTRACT第19-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56页
   ·DNA第24-25页
   ·基因治疗第25-26页
   ·非病毒基因载体第26-40页
     ·非病毒基因载体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第27-29页
       ·载体有效封装DNA第27页
       ·复合物的摄取第27-28页
       ·DNA的靶向运输与可控释放第28-29页
       ·细胞核内转运与翻译第29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第29-34页
       ·阳离子胶束第30-31页
       ·阳离子脂质第31-32页
       ·阳离子脂质体第32-33页
       ·阴阳离子囊泡第33-34页
     ·纳米材料第34-38页
       ·金纳米颗粒第35-36页
       ·磁性纳米颗粒第36-38页
     ·聚合物材料第38-40页
       ·聚乙烯亚胺(PEI)第38-39页
       ·壳聚糖第39-40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第40-46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DNA的相互作用第40-42页
     ·阳离子脂质体与DNA的相互作用第42-44页
     ·阴阳离子囊泡与DNA的相互作用第44-46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第二章 反离子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控制DNA构象变化的影响第56-75页
   ·引言第56-57页
   ·实验部分第57-59页
     ·实验药品第57-58页
     ·样品配制第58页
     ·电导率测定第58页
     ·紫外-可见光谱第58页
     ·圆二色谱(CD)第58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58-59页
     ·Zeta电位测定第59页
     ·低温透射电镜观察(cryo-TEM)第59页
   ·结果第59-67页
     ·CTAFe-DNA体系第59-63页
     ·CTABr-DNA体系第63-64页
     ·CTACl-DNA体系第64-67页
   ·讨论第67-70页
   ·结论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第三章 双重响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控制DNA的捕捉与释放第75-97页
   ·引言第75-76页
   ·实验部分第76-80页
     ·实验药品第76-77页
     ·azoTABr的合成第77-78页
     ·样品配制第78-79页
     ·电导率测定第79页
     ·SQUID磁力测定第79页
     ·光照实验第79页
     ·紫外-可见光谱第79页
     ·圆二色谱(CD)第79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7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第79-80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93页
   ·结论第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第四章 磁性表面活性剂诱导形成的高度有序DNA/表面活性剂复合纳米球用于光控与磁控药物的运输与释放第97-119页
   ·引言第97-99页
   ·实验部分第99-101页
     ·实验药品第99页
     ·样品配制第99-100页
     ·SQUID磁力测定第100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100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00页
     ·能量分散光度仪(EDS)第100页
     ·圆二色谱(CD)第100页
     ·Zeta电位测定第100页
     ·降解实验第100-101页
     ·光照实验第101页
     ·药物内在化研究第101页
     ·细胞毒性化验第101页
   ·结果与讨论第101-114页
   ·结论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第五章 无盐阴阳离子囊泡协助增强DNA的传递效率第119-140页
   ·引言第119-120页
   ·实验部分第120-122页
     ·实验药品第120页
     ·样品配制第120-121页
     ·荧光显微镜(FM)观察第121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121页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第121页
     ·小角X射线散射(SAXS)第121页
     ·电导率测定第121-122页
     ·浊度测定第122页
     ·Zeta电位测定第122页
     ·圆二色谱(CD)第122页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第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34页
   ·结论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0页
第六章 含不同链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阴阳离子囊泡与DNA的相互作用行为及负载能力第140-158页
   ·引言第140页
   ·实验部分第140-142页
     ·实验药品第140-141页
     ·样品制备第141页
     ·浊度测定第141页
     ·Zeta电位测定第141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141页
     ·电导率测定第141-142页
     ·圆二色谱(CD)第142页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第142页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观察第14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第142页
   ·结果第142-151页
   ·讨论第151-154页
   ·结论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58页
第七章 伸展的管状阴阳离子囊泡用于光控与磁控DNA的负载、迁移与释放第158-179页
   ·引言第158-160页
   ·实验部分第160-162页
     ·实验药品第160页
     ·样品配制第160-161页
     ·SQUID磁力测定第161页
     ·电导率测定第161页
     ·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观测第161页
     ·Zeta电位测定第161页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第161页
     ·圆二色谱(CD)测定第161-162页
     ·光照实验第162页
     ·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第162页
     ·表面张力(ST)测定第162页
     ·细胞毒性化验第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162-174页
   ·结论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79页
第八章 一步修饰纳米金颗粒用于磁控迁移DNA与蛋白质第179-193页
   ·引言第179-180页
   ·实验部分第180-181页
     ·实验药品第180页
     ·样品制备第180页
     ·紫外-可见光谱第180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180-181页
     ·圆二色谱(CD)第181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181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第181页
   ·结果与讨论第181-189页
   ·结论第189-190页
 参考文献第190-193页
第九章 一步修饰超细纳米金颗粒用于磁化与高效迁移DNA与蛋白质第193-214页
   ·引言第193-195页
   ·实验部分第195-197页
     ·实验药品第195页
     ·样品制备第195页
     ·紫外-可见光谱第195-196页
     ·动态光散射(DLS)第196页
     ·圆二色谱(CD)第196页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第196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第196页
     ·Zeta电位测定第196页
     ·电导率测定第196页
     ·SQUID磁力测定第196-197页
   ·结果与讨论第197-209页
   ·结论第209-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14页
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第214-215页
致谢第215-2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218-220页
附件第220-23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34页

论文共2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锗基层状化合物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下一篇:三甲基膦和氮杂环卡宾支持的铁、钴、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