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若干难点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1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永磁电机的永磁体退磁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永磁电机的永磁体退磁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永磁电机故障工况下的退磁研究 | 第22页 |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体退磁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削弱措施 | 第24-25页 |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齿槽转矩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永磁电机的电磁振动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永磁电机电磁力及电磁振动噪声的计算分析 | 第26-27页 |
·永磁电机电磁振动的抑制措施 | 第27-28页 |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2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永磁体退磁研究 | 第31-66页 |
·永磁体最小工作点的确定 | 第31-33页 |
·起动过程中的永磁体退磁研究 | 第33-42页 |
·定转子磁动势对永磁体工作点的影响 | 第33-37页 |
·起动过程中永磁体最大退磁点的研究 | 第37-42页 |
·起动过程中永磁体平均工作点的解析计算 | 第42-48页 |
·起动过程中永磁体平均工作点的解析计算模型 | 第42-45页 |
·解析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第45-48页 |
·三相供电电压不对称时的永磁体退磁研究 | 第48-53页 |
·复数电压不平衡因数与三相电压的关系 | 第48页 |
·三相供电电压不对称对永磁体退磁的影响 | 第48-53页 |
·失步及超同步工况下的永磁体退磁研究 | 第53-59页 |
·不同因素对永磁体退磁的影响 | 第53-58页 |
·永磁体全局最大退磁点的计算 | 第58-59页 |
·电机突然反转工况下的永磁体退磁研究 | 第59-64页 |
·电机突然反转时电机的运行情况 | 第60页 |
·不同因素对永磁体退磁的影响 | 第60-62页 |
·永磁体最大退磁点出现的规律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三章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齿槽转矩研究 | 第66-94页 |
·齿槽转矩的解析分析方法 | 第66-69页 |
·电机主要参数对齿槽转矩的影响 | 第69-75页 |
·定子槽数和极数配合 | 第69-70页 |
·转子槽数的选择 | 第70-73页 |
·定子斜槽 | 第73页 |
·不均匀气隙 | 第73-75页 |
·齿槽转矩的削弱措施 | 第75-93页 |
·改变转子参数 | 第75-87页 |
·改变定子齿槽参数 | 第87-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四章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振动研究 | 第94-114页 |
·电磁振动的分析方法 | 第94-100页 |
·径向电磁力的解析分析方法 | 第94-97页 |
·电磁振动噪声的计算 | 第97-100页 |
·空载电磁振动的抑制措施 | 第100-109页 |
·改变转子齿宽 | 第100-102页 |
·改变定子齿宽 | 第102-103页 |
·定子不等齿宽配合 | 第103-106页 |
·定子不等槽口宽配合 | 第106-108页 |
·空载电磁振动抑制措施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转子偏心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转子偏心对电磁力频率成分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样机空载振动的实验测试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114-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0-132页 |
附件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