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林区松栎混交林空间结构及林分可视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8-19页 |
·自然条件 | 第18页 |
·社会历史概况 | 第18-19页 |
·样地调查和数据处理 | 第19-21页 |
·样地设置 | 第19-20页 |
·林分调查 | 第20页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8页 |
·径阶和树高级的划分 | 第21页 |
·重要值等参数的计算 | 第21-22页 |
·树种空间结构及种间关系分析 | 第22-23页 |
·树种总体关联性分析 | 第23-24页 |
·基于结构单元的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松栎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 | 第28-37页 |
·研究样地林分基本特征 | 第28-30页 |
·胸径及树高分布 | 第30-33页 |
·林分胸径和树高分布状况 | 第30-31页 |
·主要树种的胸径和树高分布状况 | 第31-33页 |
·基于林分结构单元的空间结构分析 | 第33-37页 |
·林分的空间参数分析 | 第33-35页 |
·分树种统计的空间参数分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 第37-40页 |
·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7-38页 |
·主要树种的空间关联性 | 第38-39页 |
·多树种间的总体关联性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相关树种树形设计及林分可视化 | 第40-50页 |
·利用SVS实现单木树形设计 | 第40-43页 |
·利用SVS实现林分可视化 | 第43-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