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背景介绍 | 第11-18页 |
·功能磁共振简介 | 第11-13页 |
·功能磁共振原理 | 第11页 |
·功能磁共振实验范式 | 第11-13页 |
·大脑功能网络简介 | 第13-15页 |
·功能连接 | 第13-14页 |
·静息态功能网络 | 第14-15页 |
·大脑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研究一:瞬态共变方法在真假指压反馈任务中的应用 | 第18-29页 |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被试 | 第19页 |
·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数据采集 | 第20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0-21页 |
·时间点分类 | 第21页 |
·模式特征比较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6页 |
·PCC、LMC和DLPFC的动态模式 | 第22-24页 |
·不同反馈状态下模式出现次数的差异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29页 |
·不同模式的生理意义 | 第26-27页 |
·不同反馈状态下模式出现次数差异的探究 | 第27页 |
·研究不足 | 第27-29页 |
3、研究二: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瞬态共变方法的改进 | 第29-37页 |
·问题提出 | 第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被试 | 第30页 |
·数据采集 | 第30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0-31页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时间点分类 | 第31-32页 |
·睁眼闭眼条件下模式比较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4页 |
·基于种子点分类和基于ICA分类结果的比较 | 第32-33页 |
·睁眼闭眼条件下的模式出现次数的差异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ICA提取出的时间序列以及不同模式的生理意义 | 第34-35页 |
·睁眼闭眼条件下模式出现次数差异的探究 | 第35-36页 |
·研究不足 | 第36-37页 |
4、总结和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47页 |
硕士期间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