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文献综述第16-28页
 1“竹林寺女科”版本研究第16-17页
 2 “竹林寺女科”传承史略第17-19页
 3 “竹林寺女科”疾病研究第19-21页
   ·经行下牛膜片第19页
   ·吊阴痛第19-20页
   ·经来下血胞第20-21页
   ·带下病第21页
   ·妇人咳嗽第21页
 4 “竹林寺女科”对药物及方剂的运用第21-25页
   ·黄芩的运用第21页
   ·红花散运用第21-22页
   ·金狗散研究第22页
   ·益母丸研究第22-23页
   ·生化汤研究第23-24页
   ·其他第24-25页
 5 “竹林寺女科”学术特色研究第25-28页
前言第28-29页
1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概况研究第29-33页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分析第29-32页
     ·北京地区馆藏古籍种数与分布第30页
     ·北京地区馆藏古籍及命名特点第30-31页
     ·北京地区馆藏古籍刊刻时间分析第31页
     ·北京地区馆藏古籍版本以及内容分析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2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内容提要第33-49页
   ·《小蓬莱山馆方钞》第33-34页
   ·《竹林寺女科证治》第34-35页
   ·《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第35-36页
   ·《宁坤秘笈》第36-37页
   ·《胎产新书》第37-38页
   ·《女科秘旨》第38-39页
   ·《竹林寺女科秘传》第39-40页
   ·《竹林寺妇科秘方》第40-41页
   ·《竹林寺妇科胎产摘要》第41-42页
   ·《妇科秘方》与《妇科秘方·胎产护生篇》合刻本第42-43页
   ·《古越竹林寺妇科秘方》第43-44页
   ·《女科秘传》第44页
   ·《妇科胎产百病》第44-45页
   ·《增注萧山竹林寺妇科》第45-46页
   ·《竹林寺女科秘传》第46-47页
   ·《女科证治》第47页
   ·《竹林寺女科前集秘要》第47-48页
   ·《验所验》第48页
   ·《竹林寺秘传保坤全书》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3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疾病研究第49-75页
   ·带下病之研究第49-55页
     ·“竹林寺女科”带下病记载第49-50页
     ·带下病内容比较分析第50-55页
     ·赤白带下经验方第55页
   ·月经病之研究第55-62页
     ·特殊月经病辨证论治第56-58页
     ·常见月经病辨证论治第58-60页
     ·月经病中“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法第60-62页
   ·胎前病之研究第62-67页
     ·病因病机第63页
     ·脉诊应用第63-64页
     ·药物的使用第64-65页
     ·外治法第65-66页
     ·养胎的认识第66-67页
   ·产后病之研究第67-74页
     ·病因病机第68页
     ·治疗原则第68页
     ·生产不当所致疾病第68-71页
     ·产后恶露治疗第71-74页
   ·小结第74-75页
4 “竹林寺女科”药物功效与炮制研究举隅第75-80页
   ·善用白芷第75-76页
     ·芳香通窍第76页
     ·祛风止痒第76页
     ·散寒止痛第76页
   ·香附炮制第76-80页
     ·香附在调经门之应用第77-78页
     ·香附在胎前、产后门之应用第78-80页
   ·小结第80页
5 “竹林寺女科”秘制成方制剂研究第80-84页
   ·“秘制太和丸”的研究第81页
   ·病症分析第81-83页
   ·药物炮制及服用方法第83-84页
   ·小结第84页
6 “竹林寺女科”与《傅青主女科》崩漏比较研究第84-96页
   ·“竹林寺女科”之崩漏第85-89页
     ·病因病机第85页
     ·治疗法则第85-89页
   ·《傅青主女科》之崩漏症第89-93页
     ·病因病机第89页
     ·治疗法则第89-93页
   ·比较研究第93-96页
     ·不同点第93-95页
     ·相同点第95-96页
   ·小结第96页
7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附录——“竹林寺女科”古籍文献相关原文汇总第103-119页
 1 北京地区馆藏“竹林寺女科”一览表(表3)第105-115页
 2 “竹林寺女科”传承发展第115-119页
   ·“竹林寺女科”传承脉络第115-116页
     ·寺院“竹林寺女科”传承发展第115-116页
     ·还俗后“竹林寺女科”传承发展第116页
   ·“竹林寺女科”实地调研第116-119页
     ·“竹林寺女科”后人访问第116-117页
     ·“竹林寺女科”资料搜集第117页
     ·“竹林寺女科”现状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个人简介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医药特殊标记符号的文化内涵研究
下一篇: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及对GMC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