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MDA的模型变换可追溯性与增量一致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模型驱动架构 | 第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MDA框架及模型变换 | 第15-23页 |
·模型 | 第15-18页 |
·模型的概念 | 第15-16页 |
·模型分类 | 第16-17页 |
·平台 | 第17-18页 |
·模型变换 | 第18-20页 |
·模型变换 | 第18页 |
·元模型与模型变换 | 第18-19页 |
·模型变换方法 | 第19-20页 |
·MDA框架 | 第20-21页 |
·MDA的完整框架 | 第20-21页 |
·MDA规范 | 第21页 |
·关于模型变换的更多信息 | 第21-22页 |
·领域不相关 | 第21-22页 |
·值得追求的四个特性 | 第22页 |
·作为对象的模型变换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可追溯性 | 第23-33页 |
·变换的基本形式 | 第23-27页 |
·基于元模型变换基本形式 | 第23-24页 |
·模型元素映射 | 第24-27页 |
·为变换增加可追溯性 | 第27-31页 |
·增加额外信息 | 第27-28页 |
·变换信息的结构 | 第28-29页 |
·变换信息的收集算法 | 第29-31页 |
·可追溯性对象的使用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增量一致性 | 第33-45页 |
·增量一致性 | 第33-35页 |
·特点 | 第33-34页 |
·对模型的改动 | 第34-35页 |
·为变换增加增量一致性 | 第35-41页 |
·更新PIM模型 | 第35-36页 |
·更新变换规则 | 第36-37页 |
·更新映射关系 | 第37-41页 |
·变换对象 | 第41-42页 |
·更新变换的可追溯性对象 | 第42页 |
·应用增量一致性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增加特性后的模型变换实例 | 第45-59页 |
·类模型到关系模型的变换 | 第45-48页 |
·类元模型与类模型 | 第45-47页 |
·关系元模型与关系模型 | 第47-48页 |
·模型变换 | 第48-57页 |
·原始的模型变换 | 第48-52页 |
·增加可追溯性 | 第52-54页 |
·增加增量一致性 | 第54-57页 |
·验证变换特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