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和AD的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 第10页 |
·TRIZ理论和公理设计的重要作用 | 第10-11页 |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5页 |
·概念设计 | 第11-13页 |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 第13-14页 |
·公理设计(AD)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第15-1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实施方案 | 第16-18页 |
第2章 概念设计分析与研究 | 第18-29页 |
·产品设计研究 | 第18-21页 |
·设计学概述 | 第18页 |
·产品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产品设计的分类 | 第19页 |
·设计过程模型 | 第19-21页 |
·概念设计分析 | 第21-26页 |
·概念设计的定义 | 第21-22页 |
·概念设计策略 | 第22页 |
·概念设计一般过程 | 第22-23页 |
·著名设计理论的概念设计过程 | 第23-26页 |
·改进型概念设计 | 第26-28页 |
·产品改进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改进型概念设计的提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TRIZ的改进型概念设计 | 第29-40页 |
·TRIZ理论简介 | 第29-30页 |
·TRIZ的定义 | 第29页 |
·TRIZ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TRIZ的方法论 | 第30页 |
·基于TRIZ的改进型概念设计过程 | 第30-31页 |
·功能分析与方案评价的实现 | 第31-32页 |
·系统改进的实现 | 第32-39页 |
·矛盾解决原理对系统改进的实现 | 第32-36页 |
·标准解法对系统改进的实现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AD的改进型概念设计 | 第40-50页 |
·公理设计的基础理论 | 第40-42页 |
·设计域与设计元素 | 第40-41页 |
·设计公理 | 第41页 |
·设计等级树 | 第41-42页 |
·基于AD的改进型概念设计过程 | 第42-43页 |
·消除耦合阶段 | 第43-46页 |
·独立公理的运用 | 第43-45页 |
·"Z"形映射分解 | 第45-46页 |
·降低信息量阶段 | 第46-49页 |
·DPs的集成 | 第46-47页 |
·信息公理的运用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TRIZ和AD的改进型概念设计 | 第50-61页 |
·产品设计理论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第50页 |
·TRIZ理论和公理设计的比较研究 | 第50-54页 |
·TRIZ理论和公理设计的优缺点 | 第50-52页 |
·结合研究的立足点 | 第52-53页 |
·相关概念和工具的比较 | 第53-54页 |
·基于TRIZ和AD的改进型概念设计过程 | 第54-60页 |
·功能分析工具的选择 | 第54-55页 |
·系统改进工具的选择 | 第55-57页 |
·方案评价工具的选择 | 第57页 |
·过程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应用实例:轮式装载机的改进 | 第61-71页 |
·轮式装载机简介 | 第61-62页 |
·轮式装载机的用途 | 第61页 |
·轮式装载机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 第61-62页 |
·轮式装载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62页 |
·在概念设计阶段对轮式装载机的改进 | 第62-70页 |
·消除耦合 | 第62-68页 |
·降低信息量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