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7-甲基(乙基)靛红在新型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简介第13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的合成方法第13-15页
     ·Baeyer法第13页
     ·Claisen法第13-14页
     ·Sandmeyer法第14页
     ·Martinet法第14页
     ·Stoll法第14-15页
     ·Gassman法第15页
     ·过渡金属催化法第15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医药、染料、颜料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染料方面的应用第16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颜料方面的应用第16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第16-20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喹啉类化合物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吲哚类化合物方面的应用第17页
     ·靛红及取代靛红在合成其它杂环化合物方面的应用第17-20页
第二章 5H-[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类化合物的合成第20-44页
   ·引言第20-21页
   ·实验部分第21-34页
     ·试剂与仪器第21-22页
     ·7-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22页
     ·5-溴-7 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22页
     ·1-烃基取代7甲(乙)基靛红和 1-烃基取代5溴7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22-27页
     ·5H-[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衍生物的合成第27-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7-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34页
     ·5-溴 7-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34-35页
     ·7-甲(乙)基靛红和 5-溴7甲(乙)基靛红N-烃基化反应第35-37页
     ·5H-[1,2,4]三嗪并[5,6-b]吲哚3硫醇衍生物(6a~6x)的合成第37-41页
     ·结构表征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第三章 6H-吲哚[2,3-b]并喹喔啉衍生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第44-55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49页
     ·仪器和试剂第45页
     ·N-烃基取代7甲(乙)基靛红的合成第45页
     ·冰醋酸为溶剂合成 6H-吲哚[3,2-b]并喹喔啉衍生物第45-46页
     ·水为溶剂合成 6H-吲哚[3,2-b]并喹喔啉衍生物第46-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6H-吲哚并[2,3-b]喹喔啉类衍生物的反应研究第49-51页
     ·荧光性能研究第51-52页
     ·结构表征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第四章 6H-吲哚并[2,3-b]喹啉11羧酸衍生物的合成第55-75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65页
     ·试剂与仪器第56页
     ·7-甲(乙)基吲哚酮(2a-2b)的合成第56-57页
     ·2-氯3乙酰基7甲(乙)基吲哚(3a-3b)的合成第57-58页
     ·N-甲基3乙酰基2氯7甲(乙)基吲哚(4a-4b)的合成第58页
     ·N-甲基3乙酰基2乙氧基7甲(乙)基吲哚(5a-5b)的合成第58-59页
     ·2-取代-6,7-二甲基-6H-吲哚[2,3-b]喹啉11羧酸(6a-6t)的合成第59-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4页
     ·7-甲(乙)基吲哚(2a-2b)的合成研究第65-66页
     ·2-氯3乙酰基7甲(乙)基吲哚(3a-3b)的合成第66-67页
     ·6H-吲哚[2,3-b]喹啉11羧酸衍生物(6a-6t)的合成第67-72页
     ·结构表征第72-74页
   ·结论第74-75页
第五章 9H-吲哚[4,5-b]并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第75-94页
   ·引言第75页
   ·实验部分第75-86页
     ·试剂与仪器第75-76页
     ·7-甲(乙)基2氯3吲哚醛的合成第76-77页
     ·N-取代7甲(乙)基2氯3吲哚醛(酮)的合成第77-81页
     ·N-取代7甲(乙)基-9H-嘧啶-[4,5-b]-吲哚2胺的合成第81-86页
   ·结果与讨论第86-91页
   ·结构表征第91-93页
   ·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部分化合物附图第100-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苯并咪(噻)唑及噁二唑类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离子识别研究
下一篇:运用TDDFT理论方法研究激发态质子转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