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理论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史传中赛金花形象及真实赛金花形象探究 | 第15-39页 |
第一节 沧海拾遗——赛金花各文本之整理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史传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18-28页 |
第三节 史传中赛金花形象差异原因以及真实的赛金花 | 第28-39页 |
第二章 晚清文学作品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39-67页 |
第一节《孽海花》的创作及其中傅彩云形象 | 第39-50页 |
第二节 袁蟫笔下的赛金花形象 | 第50-56页 |
第三节 晚清诗词传记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56-62页 |
第四节 晚清文学文本中赛金花形象传播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62-67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67-107页 |
第一节 民国小说中的赛金花 | 第67-84页 |
第二节 话剧、戏曲中的赛金花 | 第84-92页 |
第三节 民国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赛金花 | 第92-99页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文学作品中赛金花形象传播特点及成因探析 | 第99-107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文学作品中及影视作品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107-123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文学作品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107-117页 |
第二节 影视作品中的赛金花形象 | 第117-119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文学作品中赛金花形象特点的演变及原因 | 第119-123页 |
结语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