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页
一、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概述第10-16页
 (一) 关联方的界定第10-11页
 (二) 上市公司关联方的界定第11-12页
 (三) 关联交易的认定和类型第12-16页
  1. 关联交易的界定和特征第13-14页
  2. 关联交易的分类第14-16页
二、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形成原因和损害后果第16-24页
 (一) 非公允性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第16-22页
  1. 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形成的客观原因第16-18页
  2. 控股股东追求私人收益是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形成的主观原因第18-20页
  3. 信息不对称是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形成的根本原因第20-22页
 (二) 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损害后果第22-24页
  1. 损害上市公司以及非关联方的利益第22-23页
  2. 加大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第23-24页
三、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立法剖析第24-34页
 (一) 我国非公允关联交易监督和管理的立法现状第24-31页
  1. 关联交易公允定价的立法规定第24-25页
  2. 证监会对公允定价的规定第25-27页
  3. 关联交易程序决策的相关规定第27-29页
  4. 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第29-31页
 (二) 我国非公允关联交易法律监管的立法评价第31-32页
 (三) 我国非公允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缺陷第32-34页
  1. 缺乏系统的规划,某些方面存在立法冲突第32页
  2 现行立法层级较低,难以发挥作用第32-33页
  3. 信息、披露制度容易被义务人绕过第33-34页
  4. 司法救济的不完善第34页
四、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立法规制的完善第34-42页
 (一) 完善关联交易的程序规则第34-40页
  1. 完善上市公司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第34-36页
  2. 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立法第36-37页
  3.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第37-38页
  4. 细化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第38-40页
 (二) 完善非公允性关联交易的司法救济第40-42页
  1. 完善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第40-42页
  2. 完善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第42页
五、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采购中供应商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私募股权融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