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脉源 | 第7-10页 |
第一节 发韧期(幼年——1949 年) | 第7-8页 |
第二节 成熟期(1950 年——1958 年) | 第8-9页 |
第三节 高峰期(1959 年——1998 年) | 第9-10页 |
第二章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立足于传统,中西结合,借古开今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体现 | 第11-15页 |
1.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中的雕塑性解剖造型及透视手法的运用 | 第11页 |
2.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全方位观察、立体艺术的体现 | 第11-12页 |
3.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的整体感 | 第12页 |
4.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计白当黑与雕塑依附于空间而存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 第12-13页 |
5.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笔墨处理技法上,用笔如刀,用墨似泥的雕塑性 | 第13-15页 |
第三章 袁晓岑写意花鸟画造型中的雕塑性继承与发展 | 第15-19页 |
结语 | 第19-20页 |
致谢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