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 第12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4-22页 |
| ·网络通信技术 | 第14-18页 |
| ·Socket 编程基础 | 第14-15页 |
| ·Windows 套接字 | 第15-16页 |
| ·同步 I/O 与异步 I/O | 第16-17页 |
| ·Windows 套嵌字 I/O 模型 | 第17-18页 |
| ·云平台概述 | 第18-21页 |
| ·云计算定义 | 第18页 |
| ·云计算特点 | 第18-19页 |
| ·云计算应用 | 第19-20页 |
|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基于云平台的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8页 |
| ·智能农业系统中的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业务需求 | 第22-23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系统性能优化需求 | 第23-24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功能需求 | 第24-25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云平台部署需求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动态优先级传输优化及 Socket 通信并发性能优化 | 第28-44页 |
| ·动态优先级的传输优化 | 第28-32页 |
| ·传输优化策略 | 第28-29页 |
| ·动态优先级传输调度模型 | 第29-30页 |
| ·动态优先级传输调度模型的实现 | 第30-32页 |
| ·Socket 通信并发性能优化 | 第32-43页 |
| ·TCP 和 UDP 传输协议 | 第32-35页 |
| ·IOCP 模型 | 第35-36页 |
| ·IOCP 通信技术在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并发性优化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 ·IOCP 技术在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软件系统中应用 | 第39-41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优化后的并发性能测试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设计与实现 | 第44-64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44-48页 |
| ·实体架构设计 | 第44页 |
| ·系统模型和软件框架 | 第44-46页 |
| ·云平台技术设计实现 | 第46-48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接口功能设计 | 第48-49页 |
| ·感知适配网关软件功能设计 | 第49-62页 |
| ·控制下发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 ·数据上报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 ·数据查询模块设计 | 第53-57页 |
| ·链路唤醒模块设计 | 第57页 |
| ·辅助模块设计 | 第57-62页 |
| ·第二代感知适配网关的软件实现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4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