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基本建设、农垦论文

重庆滑坡损毁农田分区辨识与复垦模式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6-7页
详细摘要第7-9页
Detailed Abstract第9-15页
1 绪论第15-29页
   ·研究背景第15-20页
     ·我国渭坡损毁农田案例时间分布特征第15-16页
     ·我国滑坡损毁农田案例空间分布特征第16-17页
     ·重庆市滑坡等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第17-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社会意义第20页
     ·理论意义第20页
     ·政治意义第20-2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5页
     ·土地复垦研究现状第21-23页
     ·滑坡治理技术研究现状第23页
     ·典型滑坡灾害损毁农田研究现状第23-24页
     ·我国现有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导则第24-25页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5-29页
     ·研究目标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9页
2 研究区概况及滑坡机制分析第29-43页
   ·农田与耕地第29页
     ·农田的内涵第29页
     ·耕地的内涵第29页
   ·研究区概况第29-33页
     ·自然地理特征第29-30页
     ·经济社会条件第30页
     ·地质灾害情况第30-31页
     ·荆竹屋基滑坡概况第31-32页
     ·双新村滑坡概况第32-33页
   ·研究区滑坡机制第33-41页
     ·滑坡机制类型第33-34页
     ·荆竹屋基滑坡机制分析第34-38页
     ·双新村滑坡机制分析第38-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滑坡损毁农田特征及辨识分区研究第43-57页
   ·滑坡损毁农田典型特征分析第43-45页
     ·农田土体开裂第43-44页
     ·农田土体台阶状下挫第44页
     ·农田结构溃散第44-45页
     ·农田表面被冲蚀第45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依据第45-49页
     ·滑坡应力对农田的损毁及其位置关系第46-47页
     ·滑坡物质对农田的损毁及其位置关系第47页
     ·滑坡损毁农田原因分类及分区特征第47-49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原则第49-50页
     ·影响因素相结合原则第49页
     ·相对独立性原则第49页
     ·结果的完全性原则第49-50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第50-51页
     ·农田损毁现象第50-51页
     ·农田损毁原因第51页
     ·损毁农田相对位置第51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及命名第51-53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命名第52页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划分第52-53页
   ·荆竹屋基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分区第53-54页
   ·不同损毁类型农田修复的障碍及重点第54-55页
     ·后缘拉张应力区农田土层结构解体第54页
     ·中部复合应力区农田耕作层表面破坏第54-55页
     ·前缘堆积挤压区农田生土覆盖及耕作层表面破坏第55页
     ·坡前物质流通区农田冲蚀破坏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适宜性分区评价研究第57-79页
   ·滑坡损毁农田评价单元的划分第57-58页
   ·滑坡灾害作用下农田损毁程度评价第58-61页
     ·评价因子选择原则第58页
     ·评价因子选择及依据第58-60页
     ·指标的分级及损毁程度等级确定第60-61页
   ·滑坡灾害损毁农田复垦适宜性评价第61-71页
     ·评价方法与步骤第62页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及筛选第62-67页
     ·评价因子的量化标准化与赋值第67-69页
     ·复垦适宜性评价第69-71页
   ·荆竹屋基滑坡复垦适宜性评价第71-76页
     ·案例区概况第71-72页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72-73页
     ·案例区农田损毁程度评估第73页
     ·复垦适宜性评价第73-76页
   ·滑坡损毁类型分区与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第76-77页
     ·滑坡损毁类型分区与损毁程度评价第76页
     ·滑坡损毁类型分区与复垦适宜性评价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5 滑坡体不同位置的农田复垦模式第79-91页
   ·滑坡后缘张拉应力区受损农田的复垦第79-82页
     ·滑坡后缘张拉应力区受损农田的特点第79-80页
     ·滑坡后缘张拉应力区损毁农田复垦模式第80-82页
   ·滑坡体中部复合应力区受损农田的复垦第82-86页
     ·滑坡体中部复合应力区受损农田的特点第82-83页
     ·滑坡体中部复合应力区受损农田复垦模式第83-86页
   ·滑坡前缘堆积挤压区受损农田的复垦第86-89页
     ·滑坡前缘堆积挤压区农田受损及修复特点第86-87页
     ·滑坡前缘堆积挤压区受损农田复垦模式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6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关键技术研究第91-125页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的原则第91-92页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排灌技术第92-106页
     ·坡改梯工程排水技术研究思路第92页
     ·暗管排水实验研究第92-101页
     ·滑坡后缘排水技术第101-103页
     ·滑坡中部灌排系统设计第103-105页
     ·滑坡前缘灌排工程技术第105-106页
   ·滑坡陡坎及滑坡壁整治技术第106-111页
     ·滑坡壁的基本特征第106-107页
     ·常用整治方案对滑坡壁整治的适用性分析第107页
     ·滑坡壁陡坎削坡减载技术研究第107-111页
   ·滑坡区受损农田裂缝封填技术第111-116页
     ·滑坡区农田田面裂缝的调查和分类第111-113页
     ·轻度裂缝修复第113页
     ·中度裂缝修复第113-115页
     ·重度裂缝修复第115-116页
   ·滑坡区受损农田生态工程修复技术第116-123页
     ·生物埂坎技术第116-119页
     ·植被恢复技术第119-121页
     ·基础护坡工程第121-122页
     ·生态修复技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第122页
     ·滑坡壁土袋阶梯工程技术实地应用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7 典型滑坡损毁农田复垦工程第125-133页
   ·工程区概况第125页
   ·工程区滑坡机制分析第125页
   ·工程区滑坡农田损毁状况及分区特征第125-127页
     ·滑坡区域农田的损毁状况第125-126页
     ·工程范围的选择第126-127页
   ·复垦技术应用第127-131页
     ·削坡减载第128-129页
     ·土地平整第129页
     ·田面清理第129-130页
     ·排水系统第130页
     ·田坎及削坡面的生态防护第130-131页
   ·复垦效果评价第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8 结论和展望第133-135页
   ·结论第133页
   ·创新点第133-134页
   ·展望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个人简介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复垦中植物及土壤理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沌系统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研究